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正文
青年女科学家侯亚梅聊天实录(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19:58 新浪伊人风采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公司共同推出的中国第一个针对女科学家进行评选表彰的奖项。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侯亚梅于2月4日作客新浪聊天室,与网友聊自己的工作、生活。以下为嘉宾聊天实录。
<上><中><下>

侯亚梅在聊天现场

  主持人 : 刚才说到考古界的现状,您拿到这个奖,我不知道跟您竞争的人是怎么样的情况?

   侯亚梅 : 我大概了解一些,如果我没有记错,是第一次设立,而且是由全国各个协会来推荐,并不是所在的单位来推荐。我们研究所所在的协会是中国古生物协会,中国古生物协会下面有四个研究所,当时我听他们告诉我,因为这个奖本身有年龄的限制,就是说不超过40岁,首先年龄上要合适,他觉得你做的工作要有一定的业绩,古生物协会在下属四个研究所里面,觉得我比较有条件来参与这个竞争。

   实际上这条消息,欧莱雅公布还有全国妇联,还有中国科协这几个主办单位发的这个消息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次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领域有所限制的,在生命学科。第一比较,一个是年龄,一个是他的要求,我也知道这个奖的级别很高,很重,然后我是觉得我有一些成果,应该在以后几年出来,过去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还有它限制在生命领域,当然我觉得考古,我研究石器,人以前古人使用的工具,一提到生命,大家容易想到生物,容易想到现在的一些技术,所以我没有很把这个奖跟自己练的太紧密,虽然我以后可能会出成果,但是年龄会超过它所限制的年龄,没想到后来古生物协会来找到我,他们明白,考古是属于这个奖所包括的各方面的情况,所以我也就申报了一些材料,竞争还是有的。另外有一个西部的,像这次获奖者之一是内蒙古的杨劼颉,工作单位在西部,有这么一个要求要求

   我不清楚是是30多个,还是最后有10多个,可能最了解是组委会他们,因为他们没有给我们透露细节。

   主持人 : 得了奖之后,生活有什么变化,除了有10万块钱?

   侯亚梅 : 我觉得有很多的压力,首先这个奖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我觉得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确实有激励的作用,然后我自己应该说是更加努力了。

   主持人 : 我们说了得奖的情况,很多网友对你的生活的情况比较有兴趣,我们知道奖是一个荣誉的东西,身边的科学家,或者说身边的人生活状态怎么样是更值得关注的东西,您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

   侯亚梅 : 生活状况应该说很知足,我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首先由于我的职业本身可以提供给我很多机会,去到一些别人不可能去的地方,因为我们工作的地点都是有过去古人生活的地方,然后在现在来说,很多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应该说我去的比较偏的一个地方是贵州的盘县,那里有一个大洞,非常非常大的洞,那个地方我第一次去应该说是1992年、1993年,然后当时贵州到现在也是全国比较贫穷的一个省份,还有我们去的盘县也是贵州比较贫穷的一个县,那个地方所在的乡,朱东乡也是盘县也是最穷的,年收入非常的低,不可想象。但是贵州的自然风光非常美丽,所以你去这些地方,它本身很开阔你的眼界。

   国外我说一个地方,大家觉得一般人不太有机会去,我有机会去过叙利亚,也是因为工作关系,到那里去参加发掘。像这些经历我们去的肯定不是城市,我们工作的地方都是偏远的地方,都是有遗址的地方,类似这些经历能够让你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人,我想对于这些人生的经验也好,经历也好,对你都有很多的帮助,你在这些事情中,在这么多的不同的体会当中,就是说你自己的人生会得到充实,然后你的经验,你对生活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应该说比你没有这些经历的话差很多,我自己我想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如果你知道,了解十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看上去很不一样。

   主持人 : 你看我们现在在社会中的人都希望自己活的精彩,当然对精彩的定义都不相同,您刚才提到丰富这两个字,也说到了变化,十年前您是怎么样的?

   侯亚梅 : 十年前,应该比十年前再早一点。我是1987年考到北京来,从吉林大学毕业考到北京来,那个时候在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1988年正式回到研究所做硕士论文,那个时候也确实是充满理想,充满希望。但是我想年轻人在走入社会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社会和你的想像是很不一样的,你可能会碰到很多跟你想像不同的地方,跟你以前的想法冲突的地方,你可能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然后也会有很多的矛盾。但是当你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无论是从他人的,间接经验,还是说从个人的直接经验,你自己对生活的一点一点的体会,你最后可能会发现,社会永远不会照你的想像去展现它的样子,它就是那个样子,不论怎么样你都要接受,应该去适应,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说经常跟社会去对抗,总是说头上的角和刺太多,我想我这么多来大概体会最深就是这一点,学会接受,学会面对,然后去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外面的东西,不是去改变别人,首先改变自己,应该是最有效的,最有效的能够让自己能够快乐的办法。

   主持人 : 我们经常听到在介绍一位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时候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为他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这样的话,我想问您,您现在从事的工作,达到现在这个程度,主动的成分更多,还是被动的成分更多?

   侯亚梅 : 我想应该说在开始可能是有被动,也有主动。因为首先选择,我觉得每一个人的处境也好,你所从事的职业也好,应该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即便某些人会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对你所从事的职业不满,但是你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目前的情况,目前你所从事的职业也好,事业也好,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你未必就能满意。然后当你学会适应之后,我想你会慢慢认同自己的现状,然后去学会改变现状,如果你对现状不满的话,我想每个人的生活,或者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追求一种更好的境界,那么追求这个东西还是通过改善自身来的更有效一些。

   主持人 :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您从事这个考古这个领域,总得来说是被动的走到这一步,而在这个领域中,您自己做的事情,这种改变和现在取得的成就是主动的?

   侯亚梅 : 应该说对,我觉得你说的很对的,前面有很多被动的地方,然后慢慢你找到自己的感觉,你绝对应该是主动的。一个人在生命中总会要找到主动的感觉,而且你越早找到这样的感觉越好,而且对你自己的发展有利。

   主持人 : 现在我看到网友有各种各样方面的问题。

   有关于考古学知识的,也有现状的。

   网友:当你第一次面对森森白骨时你害怕吗?

   主持人 : 这个网友可能从他理解的考古学来想这个问题的。

   侯亚梅 : 应该说考古学是,我们大学学考古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课程叫《体质人类学》,当然在吉林大学是朱鸿老师教的,他现在是吉林大学的边疆考古学中心的主任,也是文学院的副院长,他当时讲课讲人体的构造,他会拿头骨或者是构造给我们看,比较而言学医好一些,他要直接面对解剖学,我们确实看到很多的骨骼,我从事的工作不是,我们这个行业有专门从事人类体质学,专门来研究人的化石这方面的东西,我只是研究人所制造的工具。

   主持人 : 这个划分很细。

   侯亚梅 : 是。

   主持人 : 这位网友和其他的网友有可能像我一样,一提到考古,脑子里面反映就是曾经在电视里面看到的金字塔的挖掘活动,前年或者说去年,北京的电视直播的那个挖掘,很惊心动魄,因为有悬疑在里面。

   网友:我很喜欢考古,但是现在觉得考古跟我们绝缘,除了少数几个有商业嫌疑的报道之外,只有几个,你觉得考古让大家喜欢,了解并且支持应该从哪方面来做?

   主持人 : 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您从您的角度来谈谈。

   侯亚梅 : 我们作为科学工作者而言,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大众了解我们的工作,而不只是在象牙塔里面做我们自己的研究,这些年来,公众对我们的要求,这方面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希望我们对他们能够有所交代,我们是从事基础研究的,考古本身,我们的工作不能直接给社会创造效益,但是我们确实有一些公益的东西需要来做,考古本身是一种文化,是过去的人所创造的文明。我们必须让公众了解,过去的人他整个的状态怎么样,思想的过程,通过他留下来的遗存去了解,有点像侦破的东西,当然如果你的线索越多,拼合起来的画面就更接近于当时的真实,里面确实有很多神秘的东西,有的时候也需要发挥一定的想象力。

   另外,我们目前给予的解释并不是唯一的,还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考古学的发展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很多的手段都可以运用于我们的工作,对于我们的遗物,对于我们的现场,对于当事人所生活的环境都可以进行一些探测和了解,整个考古来说,因为我们生活在现代,我们可能很容易关心到周围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未来,其实考虑过去也是为了向未来看,我们应该了解过去都发生了一些什么,过去人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如何影响环境的发展。这些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能够找到不少的答案的,而且我们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很长的时空的整个的境界,可能我们提供的答案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好的参照性,比如说你可以研究气候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对未来的预测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启迪都有一些帮助,所以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认为人对文化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像我们的工作,在国外发达国家,比我们更早为国家和社会所需求和重视,因为它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了,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就更为强烈,像建立博物馆,搞一些展览,丰富公众的科学知识或者说文化素养,这个对于社会人的整个的精神的发展和他文明素质的培养,应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主持人 : 刚才我们网友提到现实中的一点,也是客观存在的,你也提到除了自己的研究之外,怎么样引领这个社会,崇尚科学这个风气,当然这个工作很大。我想问问您,您给我们举一个实例,包括我们现在在聊天其实也是一个对网友的对科学的一种弘扬,给我们举一个实例,比如说在盘县工作的时候,您工作中精彩的部分给我们呈现一下。

   侯亚梅 : 很有意思,盘县大洞是起源于当地旅游部门对旅游资源的调查,当时调查的人员里面有一位斯信强先生,他因为在80年代参加过我们所在周口店举办的一个古生物,古人类学的研究培训班,所以对古生物,对于旧石器的方面有一些常识,有一些了解,当他在调查这个洞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些线索,特别是石制品,因为一个洞在调查时,如果说一个洞,如果只有动物化石,动物化石还是比较常见的,有了人类的文化遗物,像石器,它的时代当然可以根据它的堆积和化石的种类来了解大致的时代,如果有了石器,有了人的文化的产品的遗存的话,才可以称为文化遗址,否则只会是一个古生物遗址,或者是其他的遗址。

   他当时把这个东西拿到我们研究室,请黄慰文主任来看,他看了之后非常有兴趣,因为他拿来的东西非常有特点,有一些我们在欧洲才有的文化的特征,所以我们才决定到当地去调查和发掘,经过了发掘之后,发现堆积层很厚,经过了几十万年的堆积,尤其在洞穴里面,有不同的文化的阶段。这个盘县大洞的发展,这么多年以来,当地老百姓得益于我们在那里的工作,我们刚到那里的时候,没有电,没有水,然而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盘县当时是特区,现在是整个水平六盘水市了,市政府设在水城,六盘水是六支水的盘县这样来的。当地政府对盘县很重视,根据我们给他们介绍的情况引起了重视,然后他们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很多的便利条件,我们从没有地方住租老百姓的房子,到现在有了一个工作站,是我们和盘县建的一个工作站,有了水和电了,而且也通了路了,而且基于现代发展的理念,他们要真正开展旅游事业,以前搞旅游,只是一种自然的资源,现在除了自然本身,还有了更多文化的内涵,现在正在建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这些变化是在十年之中发生的,也是实实在在看见的,这是我们工作对当地的贡献。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