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已经不只是一个娱乐节目,它侵入了生活,唤醒了参与,影响了社会,那么,它到底带来了什么?
蝴蝶在大洋的彼端扇了扇翅膀,在大洋的这一头,一场飓风就蓄势待发。这就是著名的“蝴蝶理论”。
2002年,万里之外的英国和美国,两档分别叫做“流行偶像”和“超级偶像”的电视娱乐节目,被媒体介绍到了中国。谁还记得当时的报道?谁又能预测到这两档节目将在“大洋的这一头”掀起旋风?
3年蓄势,飓风终于呼啸登场。在2005年的夏天,蝴蝶理论最淋漓尽致的现实版本不是台风“麦莎”,而是“超级女声”。
规则:短信是大众的选票
火花是在偶然间迸发出来的。2002年,湖南广电集团的编导夏青,偶然看到了报纸上关于“流行偶像”和“超级偶像”的报道,她如获至宝,迅速整理出了一个简单的提纲,上报湖南电视台。
策划案迅速通过,2003年,“超级男声”正式登场。这是“流行偶像”的中国版本,没想到却成为了“超级女声”问世前的试验品。
“超级男声”并不算成功,夏青和同事廖珂、肖蕾子、吴杰尝试着往这档节目里添进新的元素。他们认为,中国观众已看厌了评委整齐划一地坐在高台上,听歌,低头,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他们要还给评委话语权,允许评委现场对选手直接作出直白点评。这也是规则中对“流行偶像”最大的借鉴。
有观众参与,才能有群众基础。于是,他们想到了通过短信投票影响赛果,给观众自己造星的可能。湖南人最先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游戏中来。
但短信投票不能满足电视节目的直观感受要求,所以又增加了大众评审。这批从观众里随机抽取的人,成为决定赛果的第三股力量。
这成了一场民众直接参与的造星运动。2004年的“超级女声”,15岁的德阳女孩张含韵一夜成名。
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就此上演。
2005年,“超级女声2.0版”重装登场,湖南电视台开始扩张主办范围,除长沙外,超女的“战略分舵”被延伸至广州、成都、杭州和郑州。在童话主角张含韵酸酸甜甜笑容的号召下,无数怀揣着梦想的女生纷至沓来。
报名人数出乎意料地不断攀升。在成都,总报名人数4万多人;而在杭州,一个小女生为报名,整整排了12小时的队。“太吓人了,人山人海!”成都的报纸叫嚷着。
这些疯狂的女孩们,要参与的是这样的一个“游戏”:
第一,报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并年满16周岁的女性没有年龄上限,均可报名参加。16岁以下女性,报名时须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前往。
第二,海选。与报名同步进行,最后产生50名进入淘汰赛。
第三,淘汰赛,最后5名优胜者进入决赛。
为了吸引观众的最大参与,湖南台开始开动脑筋,“直接让观众参与,最大的体现观众的民意。”这是策划者们的最初想法,很快,想法变成了口号,开始在屏幕上滚动播出:喜欢她,就留下她!
再加上“超级女声,想唱就唱”,这是两句巧妙而得到拥护的口号。按照规则,从分区淘汰赛开始,观众可以用短信投票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欢的女生,短信票数最高的选手可以直接晋级。
换言之,要留下她,请拿起手机,给她投票!
民众以空前的热情接受了这个节目赋予自己的前所未有的权力,在观众近乎狂热的投入下,广州的周笔畅留下了;成都的张靓颖和何洁也留下了;5个赛区各有5名佼佼者留下;而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李宇春不仅留下了,还创造了空前的20万张短信选票的惊人记录。
“这个国家的人民乐于投票选出他们所喜爱的女孩儿。”在大洋彼端,《今日美国》的报道用惊叹的句式如此评价!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