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超级女声”、甚嚣尘上的“芙蓉姐姐”、四处作秀的木子美……狂欢,似乎日渐成为某种文化力量的表达方式。
声势的喧哗里,能绽放多久的生命力?形式的盛大里,能承载多少的精神深度?
直面文化生态里的种种狂欢现象,我们应该作何思考?
以个体文化能力,造就“海岩现象”、“海岩品牌”、“海岩制造”等社会文化景观的著名作家海岩,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这样笑谐着道出开场白:“我是以‘超女’的无畏,来谈谈文化生态的。”
关注文化生态,我们需要的是冷静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
是少年维特,还是普罗米修斯?文化的多元化,让标准混乱到没有标准
记者:“海岩现象”、“海岩制造”、“海岩品牌”,个体造就了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景观,您是如何获得这种文化自觉与能力的?
海岩:其实我不把自己定位为文化人。我是身在文化的边缘,一脚在文化里,一脚在文化外。
记者:边缘的自我定位,也许恰是谈论文化生态的一个好视角。有圈里的热情,也有圈外的冷思。
海岩:今天,我是以“超女”的无畏,来谈谈文化生态的。
记者:“超级女声”现象,不设门槛,评论自由,这本身就是当下文化生态的一大热点。
海岩:对文化生态的思考,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文化的时代差异。时代变化了,社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的方式变化了,导致人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多元化。21世纪前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长期以来是一元化的模式,中国文化过去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多元的状态。我小的时候,20岁的人和50岁的人价值观差异不是很大,社会生活按照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进行。现在呢,不说20岁和50岁人的价值观不一样,20岁和30岁的人也往往是彼此难以理解。这个时代,是个很难沟通的时代。
记者:一元化的传统,忽然面对多元化的转变,导致怎样的现状?
海岩:导致价值观的分裂。我的《永不瞑目》当时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就是价值取向差异的缘故。有报纸当时搞了一组讨论。第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我看了很吃惊》,说为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去牺牲一个青年的生命,让一个青年去赴死是不道德的。人的生命不能轻视,它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第二篇文章《你吃的什么惊》,认为把个体的生命看得最重要是西方的价值观。东方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在我们中国,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光荣。
记者:截然不同。
海岩:那第三篇文章就说,他不是为了国家利益啊,他为了一个女人,为了所谓的爱。他最多就是一个少年维特,而不是普罗米修斯,没有必要如此歌颂。第四篇文章又说,在这样一个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里,为了单纯的爱而献身,难道不是反映了人性的美丽吗?怎么就不可歌可泣呢?这实际上已经是不同的价值观的争论了。
记者:价值观呈现出丰富性,不再简单化。这种多元,让多种精神可以共存和重叠,但却不一定交融。
海岩:不同观点,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取向。原来的中国社会信仰比较单一,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多元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快速变革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时代里,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因年龄、阶层、学识、地域、性别等不同而差别巨大。社会的宽容及自由度大大提高,文化现象空前丰富,但同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标准混乱到没有标准。
记者:现象热闹纷繁,生出了重重理解的困惑,因为我们各有不同的标准。您认为,这种标准的混乱,因何而致?
海岩:我记得莎士比亚的一句话:这是一个脱了节的时代。什么叫脱了节的时代?旧的快速废弃,新的尚未建起。我们目前的状态也有几分类似“脱了节的时代”。在一个没有多元历史而忽然多元的社会里,有两种最基本的痛苦。一是时代变化了,人的意识和习惯尚未适应,因而痛苦;二是人的意识、观念变化了,但社会的现实、秩序、思想没有全变,也造成痛苦。就像一些文化人,看到“芙蓉姐姐”,很痛苦———这怎么回事啊?
记者:他们的文化理念,无法承受这种和传统无关的文化“另类”。
海岩:对,不能承受。但是,“芙蓉教”们看到很多人谴责“芙蓉姐姐”,他们也很痛苦———这有什么,我张扬自我,你管得着吗!在从单一转向多元的时代里,这两种痛苦,有时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