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避免的“过度医疗”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制度的完善无能为力,我们也无法从专业角度判定医生的检查治疗行为是不是属于过度医疗。但是,就像在上面谈到的,临床上很多过度医疗都是由于患者或家属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下面,就从典型案例入手,为您剖析哪些过度医疗,是“我们自己的错”。
现象一:追求“根治”引发过度医疗
很多人认为,治病求“断根”是天经地义的事,所谓控制症状是“治标不治本”。只要是天天吃药,就是病没治好。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四处求医问药,不惜花光多年的积蓄,浪费了很多金钱以及人力,甚至掉入了虚假医疗广告的陷阱,属于典型的自身过度医疗。
典型案例:老王在今年的单位体检中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在当地
医院看病后,医生为老王开了降糖药,叮嘱他要长期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血糖。老王不解:那我这病是断不了根了?这辈子就离不开药了?不管医生怎样解释,老王坚持认为只有“断根”才是真正治病,断不了根就是治不好病,就是庸医。
于是,老王多方打听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不管是道听途说的偏方,还是报纸电视上的广告,统统买来试。可是一年过去了,医药费花了一两万,血糖却越来越高……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