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药》提醒:就医并不同于普通的消费,不能简单地用价格来衡量诊疗质量的高低。因此,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医疗高消费。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贵”的诊疗项目。
现象三:受虚假医疗广告误导催生过度医疗
很多患者因为医药知识的匮乏,容易轻信一些媒体上刊登(播发)的所谓医药广告。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者,轻信能让大小三阳迅速转阴的虚假广告,结果花了很多冤枉钱,大小三阳没有变化,人却被弄得倾家荡产。有的根本就不是大小三阳,被骗子给扣上“乙肝病人”的帽子,于是到处求医购药,被骗得两手空空。有的接受了错误信息的误导,自以为“久病成良医”,自己为治病设计出一套方案,指挥医生的医疗行为,动不动就要到医院化验检查,指名道姓要求使用什么药物。
典型案例:小钟在高考体检时被查出乙肝小三阳,乙肝病毒DNA定量是阴性,医生说不用吃药治疗,平时注意休息、饮食,定期复查就行了。但一想到自己体内还有可怕的乙肝病毒存在,一想到以后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小钟就坐立不安。于是他留意报纸、电视上的广告,看到有什么“大小三阳包转阴”的“药品”就不惜花重金买来吃,频繁到各大医院复查两对半、DNA、B超等,光检查费就花了上千元。后来,又从一个“老草医”那里抓来几大包不知名的草药,吃了几天,突然出现全身黄疸,像个“金娃娃”似的。到医院检查,结果是吃出了药源性肝损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