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缺水的地方,村民们一般靠少量的地下水以及雨水生活。因为水少,每户顶多养一头猪。然而在徐湾村,记者却看到了不少已经建好准备用来大量养殖牲口的暖棚圈舍。这些暖棚坐北朝南,冬天用塑料棚蒙上,牲畜在里面就不用消耗脂肪御寒,从而长得肉多。
乡党委书记周小明告诉记者,目前全乡已经修建了130座暖棚,共养了400头猪,1300头羊。这些暖棚都是在有了“母亲水窖”之后兴建的。
青年农民吴文辉在暖棚里喂羊
没有“母亲水窖”的时候,村民们曾自发挖过红泥窖,用不易渗水的红泥抹窖面以储存雨水。然而一个窖顶多只能储存10立方米水,保持两个月。“母亲水窖”则是砖混结构,不仅储存的水多,而且不渗漏。有了好水窖,就能解决人和牲畜的饮水问题,使得山区的优势项目——养殖业有了发展的可能。从而也使得农民们积极地退耕还林,让西部的整个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8月7日,记者来到“母亲水窖”另一个实施地榆中县定远乡董家湾村方家楞杆社。该社位于浅山区,离兰州的车程不过四十多分钟,因此有不少人外出打工。在一农户家里,记者看见庭院里种上了蔬菜、向日葵和叫不出名字的花朵。在水窖上还有乡里拨款配备的水泵,以及用来热水的太阳灶。
这个农户告诉记者,修水窖以前都得用汽油桶到井里拉水,由于排队等候的人太多,有时候早上去,太阳落山还回不来。一个汽油桶能装200公斤水,没有驴子,就三个人扛,拉一次吃一礼拜。水窖建好了,汽油桶就退休了。当记者问他家里一年的收入是多少时,他笑而不答。记者发现,他们五口人的房子宽敞明亮,粉刷得漂漂亮亮,看得出来比较富足。
当地人告诉记者,光靠天吃饭不够,很多人都出外打工,从而挑水、种地的重担都落在了“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孩子,“99”指老人)身上。以前为了吃水的问题,光担水都得花半天时间,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好好种庄稼。现在有了水窖,外出打工也放心。家里人也能吃上茄子、辣椒、白菜等新鲜蔬菜了。
全国妇联水窖办的黄慧娟告诉记者,他们发展母亲水窖的思路首先是解决干旱地区人口的生存问题,在有水的基础上再给予支持,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调整过来,通过发展小额贷款等项目,最终实现农业综合立体发展目标。
“母亲水窖”需要支持
在“母亲水窖”项目推进之前,当地政府、农户自己也想了不少办法解决用水问题。榆中县集雨办的杨主任说,从1996年开始,甘肃省推行了“121”工程,即一户人家挖两口水窖灌溉一亩经济田,资金来源于社会捐款。然而资金有限,只能“撒胡椒面”,即给最困难的人家修建水窖,覆盖面才40%左右。另外,当地也实行了集雨灌溉工程,覆盖面也只有10%多一点。和上述工程比起来,“母亲水窖”的最大特点就是“整村推进”,即做到每家都有一口水窖,且水窖质量最好,用个三五十年都没问题。
水窖建设现场
兰州市妇联王主席告诉记者,榆中县最缺水的是北部山区。北部山区没有地表水也没有地下水,当地人完全靠下雨的时候用铁桶接水生活。那里的女孩出嫁前才洗生平第一次脸。然而榆中县第一批水窖项目选址却落在了中南部的董家湾村,因为这里的群众积极性高,在贫困人群中比起来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交通条件也可以。而北山区离定远乡还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像水泥等材料根本就没有办法拉到深山去,水窖的成本也会更高。
“下次得到资金,我们还是想在北山区开展这个项目。然而目前资金很紧张。”王主席说,根据县里的规划,五年之内要完成1.5万眼水窖的建设,解决5万多人饮水困难问题,这至少还需要一千多万元,仅仅依靠国家级贫困县的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
在董家湾村头,矗立着一个容积200立方米的巨型水窖,主要用来浇灌庄稼。然而要建造3000米的运输管道通到农田里,至少还差十来万元。记者看到,没有运输管道,大水窖里放出的水很快就渗进了泥地。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处处都有欢天喜地的村民跟着,诉说他们的感激之情。更让记者感动的是,在车离开董家湾村时,由于下雨路滑,竟有村民拿着铁锹一路小跑在车子前把路坑填平,以防轮胎被陷住……
在将近一个星期的行程里,记者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水是如此珍贵,体会到“母亲水窖”工程的博爱以及关怀,更体会到每人只要献出一点力就能帮助更多的人生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