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指点:
雕塑
牛棚艺术村:位于九龙土瓜湾,100年前是家屠宰场,1999年香港艺术发展局进驻牛棚,改成了艺术家工作室。现时虽经重建,但大部份建筑特色仍旧保留,例如红砖屋内木造的天花横梁、大门和窗户外的通花铁栏装饰、安装于墙脚的铁链及铁环和屋外的饲料石槽等。牛棚艺术村有几个展览厅,常年有不同主题的摄影作品、雕塑和画作展出。偶尔举办的牛棚艺术节还有音乐演出、行为艺术、粤剧等。一般的展览都是免费入场的。
艺穗会:座落在中环下亚厘毕道,也是一栋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从前是冷藏库,现在变成香港活跃的艺术中心。艺穗会设有两间剧院、三个画廊、陶瓷工作室、陈列室、彩排室、餐厅和酒吧,常年上演戏剧和画展。从1983年成立开始,艺穗会每年都会举办艺穗节,仿效爱丁堡著名的艺穗节(Fringe Festival),活动包罗万象,包括音乐、电影、戏剧、街头表演、文学节等。到了2004年,艺穗节正式更名“乙城节”,把艺术表演的主题圈定为城市现象和变化。“乙城节”大都在每年一月举行。
亚洲艺术文献库:于2000年成立,是香港首家专门收集亚洲当代艺术资料的非盈利集团。入馆免费。
电影寻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
70年代末,香港电影刮起了一阵小小的龙卷风。一群新锐导演相继推出了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叙事角度或影像风格,都令人耳目一新。后来人们把这段短暂的热闹称为香港的“新浪潮”。这批导演追随法国新浪潮的足迹,希望能作为电影“作者”来把握视觉创作,而不是在单调的市场框架中固步自封。新浪潮产生了徐克、谭家明、许鞍华、严浩、章国明等才华横溢的导演,他们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与上一代的李翰林、胡金铨等内地移民不同。因此,他们的作品更能展现对城市的思索和情感。
不过“新浪潮”很快就退潮了,另一波“浪潮“到来,那就是香港人口中的“九七大限”。在中英谈判的同时,香港电影创作者也在亢奋和焦虑中生产了许多相关的影片,就算不直接涉及香港管辖权的移交,也旁敲侧击地刻画了移民和港人的身份归属问题。徐克的《笑傲江湖》,是一群穿着古装的现代人对时政冷嘲热讽;宫崎骏的《魔女宅急便》,本来是一个关于飞行和爱的童话故事,在香港人的翻译下却出现“绿卡”字眼,可见对于“九七”的焦虑已经浸泡到电影的骨子里。
1997年陈果的《香港制造》一鸣惊人,电影呈现了香港现实生活的大量细节,贫乏的青春、挤迫的楼房,当“属英”还是“属中”的问题没完没了地纠缠着的时候,陈果的镜头对准了那些既走不掉,也没什么发言权的香港平民。即便是爱情片,也不能抛开对于身份归属的忧虑。陈可辛回想他那经典的爱情电影《甜蜜蜜》时说,“一直想拍个移民题材的故事,来反映香港人‘无根的状态’。我觉得一个人那么爱一片土地,是因为他不在这片土地,拍《甜蜜蜜》的时候是1996年,也是香港人最彷徨的时候,他们都理解这部影片‘飘’的含义。”
“九七”尘埃落定,香港人对于身份归属的思考更沉静,也更成熟,对香港这座“我城”有了更细致的感触。近年最卖座的“香港土产”要算谢立文的《麦兜故事》了,虽然是个动画片,但一幅幅画作精细地重现了香港面貌,连茶餐厅的地砖都那么熟眉熟眼。
旅行家指点
香港国际电影节:是亚洲电影界一年一度的重头大戏,在约两周的展期内,将上演200多部电影,除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还包括一些香港大片及小成本独立制作。电影节期间也设有回顾展,向那些对香港影坛有巨大贡献的电影工作者致敬。电影票价在50元左右,如果一次购买多张门票就能享有一些折扣。2006年的香港电影节预定在4月4日至19日举行
香港电影资料馆:位于西湾河鲤景道,是探寻香港电影发展轨迹的最佳场所。资料馆藏有4300多套影片拷贝,有早至1989年美国爱迪生公司在香港拍摄的风光记录短篇,以至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名作。馆内还设有127个座位的现代化的电影院,定时放映影片。资料馆三楼是一个公开的图书馆,可以观看影音资料,或者翻阅中英文电影书刊。这个馆是免费进入的。
小众电影院:首推油麻地的百老汇电影中心。电影中心有四间影院,还有一个阅览中心,选播世界各地较为冷门的电影,还举办各种主题的电影展,比如2005年底的法国电影节和同志电影节。每逢星期天是电影中心的“bc Sunday”,会播映新旧优秀影片,票价一律35元,比市面电影票价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