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约稿:剪刀女爱德华
从封面、到选题,就像《时装》这本杂志在业界的整体地位一样:不清不楚,不尴不尬,面目模糊,毫无印象。
要说请到当红“姐弟恋”主角做封面,也是个不小的噱头,但这封面大片拍的虽是养眼,却也从里到外透着平庸二字。如果你把这张照片放到FBI肢体解读专家面前,他可能会说这男的是真爱的女的,至于这女的嘛……不论“赵高恋”是新片炒作,还是确有其事,我只想吐槽说就是摆也摆得像一些,这男女互动的POSE也就是九十年代中下期的水平。
很难找到像电影《搜索》剧组这么敬业的演员们,六七月的封面市场几乎被姚晨、高圆圆包圆了。无论接受谁家采访,“搜索”二字绝不离口,让采访的记者都心有戚戚地感叹这年头谁都不容易。但像《时装》编辑一样直接把电影名称植入到封面标题的,那还真是需要非凡勇气。怕你看不懂,趁红着,趁爱着,趁热映着,先上了再说吧!
阅读封面标题,你会发现《奥运伦敦扫货攻略》旁边简直包罗万象:22条街、8个百货公司、4大购物村、4个市集……但仔细想想又总是觉得有点不对:这不应该是本伦敦旅游别册的内容吗?等你翻开书,你会满意地发现——这本刊还真就是一个伦敦大别册!
从Fashion到美容,从专题到生活方式,所有大编小编都被要求和奥运、伦敦搭上边。我眼前仿佛浮现出服装编辑们对着圣旨的一张苦脸:N个选题,每个都要英伦还不能重样,咋办?事在人为,于是连“奥运昼夜换装术”这样的内容都出来了——请问这是给央视转播的主播和记者们量身定做的选题吗亲?!
因为太过刻意地追求话题上的连接,这一期几乎没有一篇可以挑得出的文章,翻阅完毕只感觉看英伦十字看得想吐!杂志不是百科全书,丧失个性就丧失了一切。你可以在网上搜到“无数爱上伦敦的理由”,然后印在装帧精美的杂志上,读者也有无数个理由分分钟抛弃你。
纵观四刊的奥运封面,最大感受便是编辑们有可能过于青睐奥运的魅力。奥运当然是举世瞩目的盛世,但如此过度消费这一概念,是否对读者还有同样的吸引力?毕竟我们卖的不是奶粉、也不是保健品,卖的是时尚、是潮流、是梦想,这样大喇喇的平铺直叙,是否已经丧失了作为造梦者的她们最初的魔力?
(新浪女性独家稿件,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