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傍老:向父母伸手,是为了过更体面的生活
在生活明显依赖父母的“新失业人群”之外,我国还有一个庞大的“隐形傍老”人群。
这个群体有稳定的工作,生活体面,收入或许早就远远超出父母。但是,他们依旧“傍老”,而且理直气壮。
就职于上海一家外贸公司的罗逸,工作刚满一年。罗逸每个月可以领到两份“工资”,一份是公司发的2000元月薪,另一份则来自家乡的父母,每月末都有1000元准时汇入她的银行账户。“我刚毕业,没什么经济基础,在上海生活压力又大,租房、交通、吃饭,上班了总要买点像样的衣服吧,2000元月薪根本不够。”薪水不高,但从小到大优越的生活品质不能降低,于是惟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向父母要钱。“毕业后,有些同学的父母会先打一笔钱到孩子的银行卡里,有的是按月汇钱。刚开始工作头两年都这样,免不了要家里支持的。”
能如此隐性“傍老”的年轻人,大多来自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但罗逸更羡慕她的上海同学,“挣得差不多,但他们可以在家里吃住,工资就相当于零花钱,生活滋润多了”。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徐安琪研究员说,中国的父母不仅大多全数承担未成年子女的吃、穿、用和教育、医疗等费用,满足孩子的娱乐乃至时尚消费等需求,而且似乎约定俗成地要操心成年子女的结婚费用以及未就业子女的继续教育、医疗和零花钱等费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