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心情爱恋 > 10大爱情故事评选 > 正文
稻香湖之恋(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14:00 新浪伊人风采

  诗国寻梦,诗坛伉俪立志梦园卧冰求鲤

  “少小离家老大回。”青年时代的颠沛流离,中年时期的风霜雪雨,老年从工作岗位上彻底退下来后,他们决定回到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这里是生他养他的故土。

  在北国寒暑30年,冰锋雪剑并未磨掉他们对诗的痴情。才过了几年清静日子,艾砂这个倔强的老头,又在心里琢磨着办一本诗刊。“你个人想办诗刊?”老伴马乙亚不无担心。“对,我要办一本真正的民间诗刊,要用诗的汗渍,把粉和泥,捏成砖块,为后人铺垫崎岖的征程。”艾砂对老伴说。“我俩从相识、相恋到长相守,都是以诗传情,以诗为伴,诗歌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啊!现逢昌平盛世,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桎梏早已除掉,我们还是继续写诗吧!”马乙亚颔首含笑,于是老夫妻抵足而劳,儿女们也鼎立相助,在早年祖宗留下的宅基地上盖起了农家小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葡萄冬有雪。艾砂取名为“梦园”。

  那年诗坛泰斗臧克家90华诞,艾砂夫妇俩前去祝寿,艾砂说起想以家乡的稻香湖为名,筹办民间诗刊辅植后人。臧老一听大为赞赏,高兴地写下“稻香湖”的刊头,从而奏响了《稻香湖》诗刊的序曲。1999年早春二月,《稻香湖》诗刊披着艾砂夫妇用辛勤织就的五彩霞光降临在“梦园”。

  著名诗人贺敬之感叹:“大小天地俱神异,豪情柔情皆诗情”;诗人聂索也赋诗一首:“新株萌发借春风,夏至荷花别样红。淡雅衣装诚本分,清洁品行自雍容。”徐放、牛汉这两个当年的“胡风骨干分子”,得知老友艾砂、马乙亚这对诗人伉俪不顾耋髦之年,囊中羞涩,自费创办《稻香湖》诗刊,也写诗祝贺:“平生沧桑事,一笑付东流!”“诗书画乃天地人间之精气神也!”

  自艾砂夫妇创办诗刊后,新疆一位叫阿那尔•向吉甫的诗人,将《稻香湖》诗刊视为自己晚年的精神寄托。在他弥留之际,还一直惦记着艾砂、马乙亚和诗刊,他已无法执笔,只好口头向孙女叮嘱:“我死后,艾砂就是你爷爷、马乙亚就是你奶奶!” 闻名天下的嵩山少林寺第32世禅师行佛,是一位宗教诗人,足迹遍及欧亚诸国,在北京大学宗教系学习时,成为《稻香湖》诗刊的常客,从此与梦园诗侣结下僧俗诗缘;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心莲法师,是一位老尼姑,与艾砂夫妇邂逅后,便有了诗信来往,令诗侣夫妇领会了佛与诗的交融。

  当《稻香湖》诗刊飞越万水千山,展现在世界各地诗人面前的时候,人们显出异样的惊喜和感动!香港才女蔡丽双博士,先后出版了31部诗集。因《稻香湖》诗刊与艾砂、马乙亚这对诗人伉俪结缘,她写诗赞美《稻香湖》:“从山谷中走来的典雅,站成了梦园中的古典。”香港著名诗人、作家联会会长曾敏之,曾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他感怀于艾砂、马乙亚这对诗人伉俪的热情与执着,常常给《稻香湖》诗刊来稿。名贯中西的钟鼎文博士,是宝岛台湾诗界的泰斗,创立了世界文学院,任世界诗人大会名誉主席。他年过九旬仍奔走于海峡两岸,《稻香湖》创刊后,他成了“常客”,经常给梦园赐稿。台湾著名诗人文晓村,创办了《葡萄园》诗刊,任名誉社长,他与艾砂夫妇因诗相识相知,以诗传情,抒发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情。新加坡著名华侨女诗人刘情玉,在马六甲海峡举办了两家华文诗刊,她带着全家人慕名走进“梦园”,从此成了老诗侣的“闺女”兼诗友。菲律宾华侨诗人来云鹤,是马尼拉市华文《世界日报》副刊部的主编,他对《稻香湖》诗刊推崇有加,经常向当地华侨和国际友人宣传《稻香湖》诗刊;法国华侨诗人郭凝,现任法中友好协会副主席,是中法文化交流的积极倡导者,他每有诗稿从不忘《稻香湖》。

  《稻香湖》诗刊像一只只信鸽,忠实地传达着海内外华人情牵祖国的情义。常给诗刊来稿的队伍中还有香港的王一桃、曾敏卓、张诗剑、文榕、晓帆、犁青,台湾的台客、金筑、麦穗、涂静怡、许其正、王禄松,新加坡的泊雁,菲律宾的施素月,加拿大的洛夫,美国的满锐、谢青、关守中等200多位中华诗人。

  艺术没有国界,诗歌亦是如此。今年1月30日,美国加洲籍的林德先生走进了农家小院,工工整整地寄情留言:我爱诗,无论它出现在何处,诗歌都能够与我们的灵魂沟通。一对叫白伯诗、白佳叶的法国中学生兄弟,特地利用暑期来梦园作了10天的客,吃农家饭,学普通话,接受艾砂夫妇对他们用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金裕锡,一位在北大中文系修中国现代文学史专业课程的韩国女孩,慕名走进了梦园,老诗侣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漂亮的异国学子。日本庆应大学的老师杉野元子,是研究中国北方沦陷时期文学活动的专家,杉野博士专程来到稻香湖畔,在梦园里,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襟怀和中国人民的宽厚情怀。

  随着《稻香湖》诗刊的声名鹤起,梦园,成了诗的圣地,清雅的小院成了诗友们聚会的好地方。在这里,诗友们品茗葡萄架下,纵谈屈贾李杜之千古绝唱;泛舟稻香湖上,阔论当今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向。

  稻香湖之恋,就是到了天堂我依然爱你

  《稻香湖》诗刊一年四期,至今出版了近30期。创刊之初,夫妇俩不嫌褴缕,不耻寒微,他们的退休金每月才1000多元,生活在北京已属低层。但为了办诗刊,他们勒紧腰带,省吃俭用,不买新衣,不添家具,日用品用最便宜的,买菜拣别人挑剩的,买肉挑肥的。儿女们见了心疼地说:“俩老不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吗?不能吃肥肉呀!”艾砂风趣地说:“曹雪芹举家食粥米常赊,我们隔三差五还能吃上一点肉,此生足矣。”为节省开支,他们出门办事,近处骑自行车,远处挤公交车。艾砂“自鸣得意”地为诗刊发行写了一首打油诗:不管三伏三九,背上诗刊就走,不用坐车花钱,人夸省钱高手。一次,80高龄的他骑车去邮局,由于邮包太沉,摔了个人仰车翻。回到家马乙亚见他满脸污血,又是心痛又是埋怨。艾砂却轻松地说:“你放心,马克思还不忍心招我去。” 艾砂时常给老伴留“遗言”:“我要是真的乘鹤西去了,再难,你也要想办法把诗刊办下去。”说来也怪,这些年死神都不忍心掐断他那活泼思路,他几度病重住院,一一闯了过来。

  转眼,夫妇俩创办的《稻香湖》诗刊八岁了,辛勤的耕耘换来丰硕的果实:《稻香湖》诗刊获得由中国炎黄艺术馆颁发的特别贡献奖;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艾砂被中国作协授予“抗战功勋诗家”称号;在前不久有关部门向全国有贡献的老诗人颁发的《中国新诗贡献奖》中,艾砂榜上有名;夫妇俩年年被评为海淀区文联“先进工作者”。这几年,他们的诗歌创作也进入高峰期,相继推出了伉俪诗集《梦园情》、《南国情》、《不了情》、《凹凸情》。

  如今,他们一起相濡以沬地走过了漫长的60个春秋,那种任凭天老地荒,矢志情感不移的心灵之约,给彼此的情感寄上一份完美的答卷。老俩口总是甜蜜地说:“今生今世夫妻没做够。就是到了天堂,我们依然相爱;倘若有来世,我们还要做夫妻。”正如在《河 岸》一诗中写的那样,他们的情感“紧紧相连,日日相依,你没有抛弃过我,我没有疏远过你。你头枕着我,我胸贴着你,天天互相抚摸握手,一万年也要合枕共眠。”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