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的视界
当内地听众流行音乐的美学训练定型后,王菲开始回潮了。王菲对内地的影响还是在1994年之后,此前,她的影响也仅仅是几首畅销的商业歌曲,和其他流行歌手无异。从1993年的《执迷不悔》到1994年的《胡思乱想》,王菲对内地的影响是有限的,人们对她的认知不过是她是从内地过去的歌手。《执迷不悔》、《十万个为什么》、《迷》、《胡思乱想》的铺垫后,王菲才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音乐方向,1994年与台湾音乐人合作的《天空》彻底征服了内地歌迷。实际上,到《胡思乱想》为止,王菲已经发现,香港流行音乐不再会给她带来任何音乐创新,这里唯一能带给她的是录音制作的技术。事实上,从王菲移居香港后,她始终没有融入香港的环境,如果再依托这个基础,肯定无法让她的演唱再进一步。而且王菲一直有个情结,不管她在香港获得多大荣誉和成功,在她看来都微不足道,她真正在乎的还是在内地获得认可。这也是王菲在退出歌坛几年后复出只在内地两座城市举办演唱会的原因。
当时王菲选择与台湾音乐人合作,是因为台湾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制作人,杨明煌、黄舒骏等当时正处于创作巅峰状态,与台湾音乐人合作,往往是香港歌手开拓港外市场的惯用做法,但对王菲可能意义非同寻常。在《天空》中,王菲第一次与窦唯合作,这为之后她的合作做了一个铺垫。同时,《天空》对王菲来说是走出一箭三雕的一步,台湾、香港、内地同时看到了一个在众多歌星中再度脱颖而出的王菲。从此之后,你看到这样的一个王菲:她飘荡在三地的天空,却又似乎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这就是王菲的聪明之处,她早就看清楚了,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完全满足她的需要,三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各有所长,只有吸取其中的长处才能丰富自己。虽说后来也有不少歌手跨地域合作,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像王菲那样明白真正需要什么,这是她走向华语流行音乐巅峰的关键所在。
也是在1994年,内地流行音乐获得了空前发展,不管是流行歌曲还是摇滚乐,都成绩斐然。尤其是摇滚乐,魔岩唱片公司推出的一系列专辑在整个华语唱片市场震动很大,内地摇滚乐开始逐渐被港台地区认知。1994年末,窦唯、张楚、何勇和唐朝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了一场演唱会,在香港引起不小的轰动,三地流行音乐不平衡的现状略有改变,尤其是,内地摇滚乐比港台地区摇滚乐走得更远,或者说,虽然内地没有流行音乐的感觉与环境,但是却有摇滚乐的氛围。北京摇滚乐的群体崛起,让王菲明白,她可以从北京摇滚乐当中找到新的灵感,让她更自信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和北京的音乐人走得更近一些。
90年代,西方流行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和电影)开始全面影响内地,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港台音乐之外的西方流行音乐,广播电台、报纸杂志报道西方流行音乐的内容比重越来越大,这让成长中的流行音乐消费者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流行音乐空间。欧美音乐的涌入,MTV电视节目的传播,不仅让听众熟悉了各种风格的流行音乐,也让内地人忽然发现,流行歌手也可以是时尚的代言。这时再看内地和港台的歌手,好像都少了点什么,他们都具有明星的做派,但是在形象上相对都比较保守,对内地歌迷来说,由于外在环境尚未形成流行文化基础,他们往往需要一些时髦的点缀来刺激诱惑他们的注意力,既有欧美音乐的洋气,又有本土文化的认知感。假如,有这样一个歌手,形象很好,音乐有点新意,演唱很有特色,如果在打扮上再更酷一点,叛逆得能让你够得到,就几近完美了。纵览当时的歌坛,四大天王除了音乐不行,其他方面都还算到位;梅艳芳、林忆莲这样的歌手,在音乐上翻来覆去就那么点玩意儿;台湾的女歌手无一例外地都是一副小家子气的怨妇形象;台湾的男歌手,齐秦、王杰在走下坡路,赵传形象上也差一些,周华健哪方面都好,就是身上缺少点叛逆劲儿……90年代中后期当道的流行歌手身上都不具备激发歌迷潜意识里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叛逆和性感符号。但是王菲做到了这一切。
如果王菲留在北京,她可能永远想不到会这样去改变自己,在香港地区和美国的经历让她开了眼界,她很敏锐地捕捉到流行文化的时尚元素,香港地区以及欧美、日本流行文化对她的影响完全都可以体现在她的身上。在十几年前,一般的逻辑是,内地人都以港台时尚潮流为标准,毕竟三地之间文化娱乐沟通比较频繁。相反,日本、欧美时尚潮流对内地影响比较小。王菲在这方面比较直接,她干脆越过港台,直奔欧美,她把比约克的形象设计搬过来,把“小红莓”的“咽音”模仿过来,在唱片封面设计上越来越大胆性感。对于王菲模仿“小红莓”的演唱方法,主要是王菲的嗓音在高音部分一直是弱项,那首《执迷不悔》把她高音区的演唱弱点暴露无遗。所以,王菲很聪明地模仿了“小红莓”、Cocteau Twins这类乐队女主唱的演唱方式,这种修饰的假音不但回避了自己的弱点,而且还标新立异。而在这个时期,包括港台,有多少人知道比约克、“小红莓”、托里·阿莫斯或者Cocteau Twins呢?但恰恰是她这超前半步的模仿,却成全了个性的象征。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王菲的外在与内在总是同步进行,这样给人一种完整感,刻意雕琢的痕迹也就不明显了。她用这种方式,把西方另类音乐变成华语音乐的主流。
王菲的智慧
也许王菲从一开始就明白,中国人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也就是邓丽君那种《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采槟榔》式的民间小调,在她看来,只要能为我所用,并且能很好地把握,她并不在意这东西来自何处。在这一点上,王菲比很多人看得更远。90年代西方流行音乐刮起了另类风潮,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由于主流音乐颓靡,唱片公司把目光集中在地下音乐上,从“涅槃”开始,另类音乐一度占据主流,以托里·阿莫斯、安妮·迪弗兰克、谢里尔·克罗、阿兰尼斯·莫里塞特、P.J。哈维为代表的另类女歌手在当时遮住半边天,这些歌手无论在音乐、形象和气质上都有些共同性,她们主张女性的社会地位,强调女性的音乐与男性平等……王菲从这些另类女歌手身上受到了很多启发,但是她的音乐从来都没有偏离主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王菲从来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倒像是一只章鱼,把触角伸向各处,恰如其分地抓去她所需要的一切。1995年,当比约克第一次来北京开演唱会,媒体除了拿她跟王菲联系在一起说事外,其他方面一律变得失语,实际上比约克不远万里来中国只是做一回王菲的托儿。一年后,“小红莓”开始在内地流行,很多人是因为王菲知道的这支乐队(王菲翻唱过他们的歌曲《梦》)。尤其是,Cocteau Twins邀请王菲在他们复出的专辑中合作,这又给王菲另类的形象增添了一丝色彩。
90年代中期之后,内地流行音乐的受众已经彻底习惯了粤语流行音乐,此时四大天王已进入强弩之末,台湾流行音乐也慢慢缺少新意,而内地流行音乐撑得住的歌手也都是在吃老本,新人也都羽翼未丰,能与王菲抗衡的歌手几乎没有。到90年代末期,内地对港台音乐的接受已经变成惯性,但从骨子里仍然没有认同感,喜欢、接受与认同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从1996年开始,王菲逐渐把她的工作重心和生活重心放到了北京,此时,内地人对王菲的认识已从一个北京出去的香港歌手变成了带着香港背景的内地歌手,她的音乐异于香港和内地,她身上具备香港娱乐圈打造出来的精致与时髦,音乐中也有与内地汉语文化相通的气质,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她比任何一个港台歌手更容易被内地人认同。
当王菲与张亚东和窦唯合作,在音乐上又有了新的感觉,之后她出版的专辑都以国语为主,从这一点已经看出,唱片公司已经逐步放弃香港音乐市场了。与内地音乐人的合作,让转型后的王菲在音乐风格上更加坚固。
如果以港台流行音乐环境为标准来看王菲,王菲的音乐显得过于另类,但是王菲很清楚,她从来不是另类,她只是不喜欢那种商业包装出的流行,用稍微出格但又能被人接受的方式与这种模式化商业对抗。如果以内地流行音乐环境为标准来看王菲,她又显得有些时髦。这就是王菲的聪明之处,她在流行与摇滚(或者另类)之间、内地流行文化与港台文化的审美之间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让她在整个华语地区找到了一个平衡。如果说邓丽君在70年代获得了整个华语地区听众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歌声代表着华人的共同审美,而王菲获得华语地区听众的认可,是因为她集不同华语地区的不同审美于一身,她从来不会因为喜欢某一种音乐而变成这种音乐的传声筒,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王菲的成长背景和她出道的环境已远非邓丽君时代那样单一了,音乐审美与市场也逐步细分,作为内地土生土长的歌手,她对时尚很敏感;在北京摇滚乐的氛围对她的耳濡目染,让她对音乐的理解比港台歌手更专注。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在年轻时生活的环境——北京,时尚方面很落后,但音乐氛围很好。到了香港,她尽可能在外形上脱胎换骨,她知道如何用时尚手段弥补她与香港艺人之间的落差,而香港缺乏摇滚乐的氛围恰恰又显露出她和香港歌手相比对流行音乐有更多的了解。在香港,她能听到很多内地音乐人听不到的音乐,能看到内地人看不到的音乐景观。扬长避短兼取长补短,造就了王菲。
1996年之后,王菲的事业达到巅峰状态,直到她宣布退出歌坛。演艺事业总是有规律的,她出道的时候,有很多参照和对手,她知道如何丰满自己的羽翼,当进入高处不胜寒阶段,她和所有人一样,开始茫然。过去,她惯用的吸纳大法,显得有些不灵了。后期的王菲,在音乐上已经没有新的招数,在录制《将爱》的时候,她已经没有感觉了。一方面,人做任何事情都有疲惫的时候,她感觉到了事业的低潮期。另一方面,新类型音乐的出现——Hip-Hop或其他新音乐无法让她从中找到灵感。互联网时代的全球音乐一体化让整个世界的音乐都没有新意,即使王菲的触觉再灵敏,也感受不到这方面的信息了。听众仍希望她每张专辑都能有让他们接受的那种惊喜,但是她做不到了。再有,她知道,这时的重心该向生活方面偏移了。还有,以周杰伦、蔡依林为代表的歌手改变了新生代歌迷的欣赏口味,与其被歌迷淡出视线,还不如自己收官,把遗憾留给听众远远比留给自己好。所以,王菲选择了退休。(主笔 王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