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绝大多数国人几天前还颇感陌生的屠呦呦,能在40年前发现青蒿素,如有人所言,确实带有某种偶然性;但很显然,这种偶然之中有着一种必然——这个“必然”就是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
81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百万生命,23日登上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领奖台。由于1997年以来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中,近一半也是拉斯克奖得主,人们预言屠呦呦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
绝大多数国人几天前还颇感陌生的屠呦呦,能在40年前发现青蒿素,如有人所言,确实带有某种偶然性;但很显然,这种偶然之中有着一种必然——这个“必然”就是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
屠呦呦及其领导的中医研究小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大量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仅对青蒿素的试验就经历了190多次失败……最终淘尽黄沙始得金。
如果真要问上天何以格外垂青屠呦呦,正因她展现出一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这是一个科学家有所建树的必然前提。爱迪生为发明灯丝,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经历上万次挫败,在连续三年里每天废寝忘食。其实,纵观爱迪生的很多伟大发明,均是在成千上万次的“试错”后“偶然”发现的。
无独有偶,几天前水稻专家袁隆平恰好也谈及他的“择徒观”,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下田”。这些卓越的科学家们,用自身言行生动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金玉良言。
然而,今天我们的一些科学家,恰恰缺少屠呦呦、爱迪生和袁隆平们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在他们的思维中,“梅花香自苦寒来”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他们既要“香”,又不愿经历“苦寒”,而总是希望“短平快”,热衷于“整合资源”、搞人脉拉关系找项目。
一些人从一开始就热衷于讨巧,希望走终南捷径,为了多出成果不惜走上抄袭造假之路;一些人一度脚踏实地、躬身科研,略有成就后便成“老板”,摆出架子,“十指不沾泥”,不愿再“掉价”去做基础性研究;还有一些人,明明是一些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或者热衷从故纸堆中寻章摘句,或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上,而对实证研究毫无兴趣……
这也正是今天中国缺少大科学家的根本原因。究其内在病因,无外乎几条。其一,社会浮躁病毒的侵染。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让一些科研人员也变得急功近利起来,“耐得住寂寞”成了一种遥远的美德。其二,考核体制的压力。现有的科研成果考核、评优体制,对数量的要求多过对质量的要求,学者被逼着赶任务、出“成果”,垃圾论文满天飞,连院长都“从众”抄袭,底线都守不住,谈何沉下心来搞研究?
其三,学而优不算优、学而优则仕才算牛。在今天的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一个学者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可能还不及一个处长,于是乎教授竞争处长、院士当厅官,成为一景。举凡种种,均莫过于一条:即“速成”心态已成中国学术界的通病。在此氛围下,要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实在需要极强大的“抗病力”。
科学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要摘取其王冠上的珍珠,必须挽起袖子和裤脚,亲自“下田”,用不计其数的汗水方能“妙手偶得之”。科学家,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群人。屠呦呦捧得大奖,是国人之荣耀,更是学人之鞭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