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玛丽-科尔文 最了解卡扎菲的女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9日07:38  环球人物杂志 微博

  阅读提示:这次采访后,卡扎菲对科尔文印象不错,再看到她时会亲切地问候:“玛丽,你来这儿做什么呀?”有一次,卡扎菲接受科尔文的采访时,看到她很疲惫,采访结束后,还派自己的护士连夜去酒店探望。

玛丽-科尔文的妈妈手捧女儿遗像玛丽-科尔文的妈妈手捧女儿遗像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胡婷婷

  玛丽-科尔文很有可能会是最后一个专访卡扎菲的记者。今年年初,卡扎菲曾坐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一家海滨餐馆里接受她的采访。

  科尔文的提问直言不讳:“你看到那些游行抗议的人群了吗?”“没有人反对我。”卡扎菲回答,“利比亚的每个人都爱我,都在忠心耿耿地追随我。”“可现在一半的国土都处在反对派的控制下。”“有吗?我不觉得国家有什么变化,一点动乱的迹象都没有。”说完,卡扎菲哈哈大笑起来,以一种故作轻松的姿态。

  科尔文也笑了,眼前的场景有种她所熟悉的荒诞——这是她数次近距离采访卡扎菲时常有的感觉。

  真实诠释卡扎菲

  科尔文与卡扎菲认识20多年了,“卡扎菲是一个活在自己想象王国里的人,他很缺乏安全感。”比起“中东疯狗”、“非洲雄狮”等名号,科尔文的评价更为中肯、可信。

  科尔文第一次见到卡扎菲是在1986年4月,当时她身为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合众国际社记者。一天凌晨3点,她在阿齐齐亚兵营的地下室里采访了卡扎菲。“那是一次很古怪的采访。门被他反锁了。我不断打开录音机,卡扎菲不断关掉它。”

  这次采访后,卡扎菲对科尔文印象不错,再看到她时会亲切地问候:“玛丽,你来这儿做什么呀?”有一次,卡扎菲接受科尔文的采访时,看到她很疲惫,采访结束后,还派自己的护士连夜去酒店探望。

  科尔文总能从细节中洞悉卡扎菲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

  他焦躁——“这个平日里神秘兮兮的人曾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他准备把所有南欧国家纳入利比亚的反击范围,然后急切地问我:‘你认为美国政府会怎么做?’”

  他感性——“一次,他问我能否要来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女士的电话。我以为他想跟美国讲和,结果他说:‘我爱她。我想打电话给她,请求她下次上电视时穿上我最喜欢的绿颜色的衣服。’”

  他极端自大——“他认为自己是上校、革命家、阿拉伯人、非洲人、民族主义者、穆斯林、诗人,甚至是哲学之王,而每个角色都应该配以不同的服装。”

  他喜欢作秀——最后一次采访的房间窗外就是的黎波里海港。“外界疯传他已经逃跑了,所以他故意要让记者的镜头拍下这片背景,表明自己还镇守在这里,领导着这个国家。”

  科尔文不动声色又引人入胜的讲述吸引了很多读者,但待在屋子里采访政治强人从来不是她的工作重心,她的任务是常年穿梭在硝烟和炮弹中,她是一名战地记者。

  战场上写人性

  1957年,科尔文出生于美国纽约附近的一个小镇,她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那时我想的无非是写点无病呻吟的小说。”大四那年,她参加了一场研讨会,讨论的是著名记者约翰-赫西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情况的报道,这部美国20世纪新闻业的巅峰之作,深深地震撼了科尔文。

  “赫西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导师。他让我想去报道真实的事情,也让我相信,这些报道能够改变世界。”大学毕业后,科尔文在合众国际社做了一名夜班记者,没过多久就被派往法国,成为巴黎记者站的主任。

  事业风生水起,但科尔文并不满意,她觉得美国通讯社的报道“只注重事实,没有感情”。1986年,她加入英国著名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支驻外记者的精英团队。每当看到他们从国外战场上发回的稿件,她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于是,她申请去做战地记者。

  在科尔文的笔下,炮弹不仅是一个名词,伤亡也不仅是一个数字,它们意味着烧毁的房屋、残缺的肢体、抱着孩子哭泣的女人和士兵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恐。她说:“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它让处于和平环境的人们也不觉得遥远和陌生。”

  进入《大人物》专题——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用生命控诉战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留言板 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