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飞天训练不分性别
太空环境不会因为性别不同而区别对待。迈入航天员队伍后,刘洋像男航天员们一样日复一日挑战极限、对抗负荷。而训练的严酷超出她的想象:转椅训练过去在飞行部队也有过,为时4分钟,而航天员的转椅训练每次持续15分钟,对谁而言都是一道难过的关。
“5分钟好像是我的极限点。听到4分钟报时,我突然像晕车一样说不出的恶心,但我不能吐,更不能喊停。因为身体对转椅会有一种条件反应式的记忆,如果你第一次呕吐或停止,下一次就很难坚持了。”刘洋回忆说,“我只好拼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幻想自己站在美丽的海边,看夕阳,看浪花。第一次挺了过去,第二次好多了,后来就一次比一次顺利了。”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刘洋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在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乘组选拔中,她与另一名女航天员都通过了初选。
2012年3月,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刘洋入选神九乘组,代号03,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
果敢自信:坚持就会成功
景海鹏介绍,一次地面模拟训练中,刘旺和他全神贯注实施交会对接,突然出现“失火”信号——这是教员们给乘组设置的应急题目。这时,刘洋第一时间根据操作手册发出指令:“撤退!”要求将飞船撤到距天宫30米外。
“这种情况在实际飞行中概率很低,但她能清晰、迅速地发出指令,说明她自信、果断。”景海鹏说。
紧急情况考验人。像许多老飞行员一样,刘洋在驾驶运输机驰骋蓝天的那些年里,曾多次遭遇险情。
2009年一次执行任务时,刘洋接到命令:以最快速度赶到西安实施人工降雨。偏偏天气不好,从武汉起飞就有小雨,没多久,机身开始结冰。此时,飞机不能有一点晃动,一晃,速度就往下掉。
继续往前飞,危险;返航的话,久旱的西安还等着降雨。刘洋决定不返航。同事们在地图上寻找最近的机场以备降落,她则死死把着驾驶杆,针对各种气流不停修正。
两分钟后,太阳终于从云缝中露出,冰层很快融化了,飞机平安脱险。
这次经历留给刘洋这样一个信念,在坚持不了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成功也许就在前面。
刚中有柔:爱读书,爱做菜
女航天员,刚中也有柔。2010年底,航天员中心举行演讲比赛,刘洋以《感悟于心、亲历于行》为题,讲述自己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一路走来的感动,拿了冠军。从飞行部队到航天员大队,她都是一位业余主持人。
刘洋说,她喜欢看历史、小说、散文,还准备把“百家讲坛”录音带上飞船。她喜欢做菜,可乐鸡翅、石锅拌饭最拿手,也给父母织过围巾。
与大多数飞行员的家庭相比较,刘洋家很有生活气息——每盏灯都不一样,有羊皮纸外罩的,有美人鱼图案的;屋子虽小,还在角落里垒起了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榻榻米”。刘洋说,这都是丈夫的功劳。舍弃武汉的安逸生活,随刘洋来到北京,丈夫是她的坚强后盾。“我当飞行员的时候,他就从事飞行的地面保障工作。现在我当航天员了,他又来保障航天员。”
“大多数女性在投身轰轰烈烈的事业与过小日子之间,可能会选择后者。你的职业决定了不可能享受到太多相夫教子平淡生活的快乐。你幸福吗?”记者问。
刘洋答:“我喜欢孩子,也热爱生活。相夫教子是一种幸福,但我在飞行中获得的幸福也许别人体验不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