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推进浙江省巾帼志愿服务的调查和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8日11:52  新浪女性 微博

  导语: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妇联发挥组织的工作优势,创新发展具有妇联特点、富有妇女特色、符合群众需要的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为建设和谐美好的浙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探索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新途径,对全省11个地市的巾帼志愿服务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一、浙江省的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现状

  浙江省在2007年通过了《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目前,全省共组建巾帼志愿者队伍9100多支,参与人数约35.74万人,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巾帼志愿服务网络。志愿者队伍有三方面主要力量:以巾帼文明岗成员为主体的巾帼志愿者队伍;依托各级法律援助中心、乡镇街道、村维权站组成的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以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双合格家庭成员等为主导力量的家庭志愿者。志愿服务类型主要是立足家庭和社区,开展扶贫助困、家庭教育、文明礼仪普及、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心理疏导、文艺宣传等多个方面的服务。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从松散型组织方式向制度型、规范型组织方式转变,推动管理科学化

  1、建章立制。省妇联转发了《全国妇联关于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并提出了要求,各地也就当地的实际出台了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建立了登记、注册、建档、活动、激励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2、培训教育。各地重视志愿者的培训工作,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学者讲授志愿者应具备的素质、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享有的权利以及形势教育、信访工作等方面的知识。

  (二)从量的扩张为主向量质并举转变,推动工作品牌化

  1、舆论促动。为了进一步打响巾帼志愿者服务的品牌,今年我们在全省启动了“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巾帼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统一制作印有巾帼志愿者标志的帽子、T恤以及胸卡、旗子等分发到全省各地,规范和推广巾帼志愿服务标识。各地也围绕国际家庭日组织开展专题活动,上下联动造声势,在全社会塑造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形象,扩大影响力。各地还重视营造志愿服务的舆论氛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等各种传媒手段大张旗鼓的宣传先进典型和品牌工作,并开展优秀巾帼志愿者的评选表彰等活动,有效激发和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增强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吸引力。

  2、队伍扩大。各地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采取全面动员与重点发动相结合,组织招募与自愿参加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迅速壮大志愿者队伍。一是通过各级组织层层发动、号召倡议的方式,利用传统的妇女组织优势组建巾帼志愿者队伍;二是以服务项目启动的方式招募组建志愿者队伍;三是加强与各个协会的合作,引导女领导联谊会、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女企业家联谊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心理学会、木兰扇协会、健身操协会等各种协会组织的会员成为志愿行动的参与者,既密切了与各类妇女团体的联系,又凝聚了更多的服务资源。

  3、项目运作。各地立足社区和家庭,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重点策划适合社区和家庭特点的、家庭迫切需要的、巾帼志愿者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不断丰富能够吸引群众参与的服务内容,通过实践的摸索检验,形成了能突显自身优势的巾帼志愿服务品牌。

  (三)从阶段性活动为主向经常性活动为主转变,推动活动经常化

  1、注重常态化服务。各地除了在“三八”节、母亲节、“六一”节、科技周、禁毒日等开展阶段性的集中服务以外,更加注重把很多实实在在为妇女和家庭服务的项目从临时的服务工作转为长期、有规律、系统的服务工作,并引入社工理念,探索与社会机构的合作,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和社会化。如温州的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几年来始终坚持每日一接访、半年一交流和年终答谢活动,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金华的“6138妇女儿童热线”已开通8年,累计时间超过8000小时,接待群众来电来访24480多件,开展志愿活动80多次,解答网络咨询4000多件,被金华市政府授予“金华市第一届杰出志愿服务集体”。

  2、注重围绕中心和针对群众需求开展活动。一是助推中心工作。各地关注各个阶段不同时期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发挥巾帼志愿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维护社会稳定等多个领域进行实践服务。二是服务群众所需。各地以实施社区巾帼志愿服务行动计划主题示范活动为载体,立足社区群众和家庭的实际需要开展服务工作。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目前全省有“代理妈妈”6.2万多人,各地也创设了多种结对载体,如海盐县妇联于2008年成立的“党员妈妈”志愿服务团队,已有343位党员妈妈与249名特殊儿童牵手结对。

  二、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巾帼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不够

  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应侧重于社会化参与、社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但目前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还主要由行政力量在推动,社会公众对有关志愿服务的概念、价值、知识缺乏认识和了解,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还远未形成。一方面群众参与率低,巾帼志愿者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年龄偏大的多,年轻的少;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的多,社会需求较大的维权、家教、科普、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较少;离退休人员多,在职人员少;参与人员的群体分布还不够广泛,队伍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妇女干部队伍、妇女代表、巾帼文明岗、离退休老人群体上。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的价值还未得到广泛认同。目前人们没有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志愿服务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和重视,而且简单的把志愿服务等同于无偿服务、等同于物质援助,志愿者未得到人们的尊敬,发挥的作用未得到充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如有些基层干部对送钱送物的活动较感兴趣,而对送知识、送文化的服务配合度不高。

  (二)巾帼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建设不到位

  巾帼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区别于青年志愿者等其他类别志愿组织的发展重点,在社会管理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比起大型展会中志愿者队伍的社会知名度而言,巾帼志愿服务的优势和品牌效应还不突出,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一是精品项目不多。很多活动多集中在低层次的便民服务、扶贫济困上,活动时间多集中在“三八”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及相关文明创建活动期间。真正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服务项目还不够多,服务内容吸引力不够,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理论指导不够。巾帼志愿服务工作还主要停留在实践活动上,缺少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比如,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是从妇女和家庭的需求出发,如何针对社会转型期大量出现的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如何把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主动融入社会管理创新的大格局思考不多,针对性不够强。三是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巾帼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考核、激励、劝退、保障等制度的建立,各地还不平衡,志愿者队伍稳定性不够,整体服务水平不够专业化。比如存在围绕一次活动临时组建一支队伍的现象。

  (三)巾帼志愿服务的发展资源不足

  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文明服务网络的形成,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持续开展需要一定的发展资源作支撑。一是经费支撑。志愿服务可以是无偿的,但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却需要一定的经费提供支撑。目前,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各级妇联组织从自身经费挤出的活动经费和志愿者自筹等途径,每次活动中各项宣传、运作费用支出较大,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公益性的志愿活动资金支持较少,志愿者们往往既要出力又要出钱,长此以往,会使志愿服务流于短期行为。二是法制支撑。巾帼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如何明确,志愿者服务中的法律责任,志愿者服务中的资金使用等等。

  三、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深化巾帼志愿服务的进一步思考

  (一)注重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延伸妇女工作的手臂

  (二)注重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不断推进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规模化

  (三)注重舆论促动,示范带动,形成巾帼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留言板 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