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痛恨堵车,惟有他除外。因为只有车堵得长久,他的生意才会红火。
他是做“堵车生意”的,车辆拥堵的路口、街头便是他的工作岗位,寒来暑往,三百六十五天如一日,堵车不止,生意不息。
他的主业是散发各种广告传单,副业是向过往车辆兜售擦车刷子、方向盘套子、反
光镜、地图、晚报、桔子汽水、奶油冰棍、玫瑰花、棒棒糖,外加夜壶、尿不湿,这都是有车一族的出行必备品。
其实初来北京时,他原本是想找一份钟点稳定、有节有假的工作,但机灵的他却意外地发现了“堵车”这条生财之道。虽然不少堵车的路口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但偌大的城市堵车的路口何其多啊,“堵车生意”无疑是“买方市场”、“朝阳产业”。
“堵车生意”虽是小本经营,但苍蝇腿儿也是肉。边做生意边旅游,这比在家种地强多了。更为重要的是,“走上街头,亲密接触普罗大众是迅速了解并溶入这座城市的最简捷的办法”。这是他从手中待售的一份小报上的一则“海归人士”海外发迹史中学来的理论。这份小报看久了,他甚至都产生了“今后买卖做大了,咱就将这‘堵车生意’拓展到海外去”的念头,宣传口号都想好了:有堵车的地方就有我!
憧憬是美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生意刚开张没几天,便有噩耗从同行口中传到他耳畔:又有战友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了!原因是现在城里的马路杀手太多,防不胜防。据说这次还是几位女杀手联手作案:那天,那位战友刚将手中的晚报呈向一扇开着的车窗,里面的女司机一声惊叫摇上了车窗,接着车就窜出去两三米,差一点就追了前车的尾。这还不算,那辆车的车窗还夹扯走了这位战友手中报纸的上半截新闻版面,留下的下半截一水全是广告。要说还是那位女司机心软面善,向车窗外扔了几个钢蹦便扬长而去。待这位战友弯腰捡钱之际,危险发生了,后面一辆车追了他的尾……据旁观者讲,后面这辆车也是一位女司机,面对眼前的一切她都惊呆了,脖上夹着正在通话的手机,手里还点着一根烟。“那女司机不但年轻而且貌美。”末了,讲述者还不忘补充这一句,“见了年轻貌美的女司机一定要躲着走!”每天出门前他都这样提醒自己,但显然这是不现实的。近来他发现,女司机几乎全是年轻貌美的,而且比路上的男司机还多,此情此景他总怀疑自己是惊吓过度了。另外他还发现一个类似的情况,那就是现在的小学生几乎家家都有车,每到上下学时段校门口便成了停车场。“有车的孩子上学,没车的孩子都干嘛去了呢?”做生意同时他还不忘思考一下这样的研究课题。
孩子和家长的钱比较好赚,但有些情况也是他意想不到的。例如常碰上一些粗心大意的家长,钱包放在车上,身上分文全无,而因惧怕堵车,这些人便将车停在几里地以外的停车场,每每跟着取一回钱便将他累个半死。当然这也不能怪人家,要怪也只能怪咱的生意做得大,做得杂,所有商品全得带在身上,风里来雨里去,就像全副武装潜入敌后的美军陆战队似的。有困难就得想办法。人家城里的有车一族能将车当家,连吃的带穿的,外加泛滥成灾的毛绒玩具都随车带着,咱何不也如法炮制呢?于是,他便到就近的废品收购站订做了一辆火车上常见的长条售货车。人家废品收购站称:做这种小玩意儿容易,你就是要汽车也能给拼装一辆。
他终于也成了有车一族。有了小推车,生意日渐红火。起早贪黑,路上困了还可以坐在自家的车上打个盹,真是一举多得。当然有时也耽误事,这一天黄昏车堵得出奇的厉害,人喊车鸣,困意来袭,他又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他好像听见有同伴喊:“快撤啊,城管来啦!”他本能地拔腿要跑,却一翻身摔在地上……原来是在做梦!
梦醒的他抬眼四望,午夜的街头空空荡荡,拥堵的车辆不见了,只有他与他的售货车孤立在街心。(文/邢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