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女性 > 美容 > 正文

专家解析脂肪粒 未必全是眼霜惹的祸(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3日09:17  尚妆网

  导语:很多女孩子都认为眼周长脂肪粒是眼霜使用不恰当的结果,这真是错怪了眼霜。实际上这些小脂肪粒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讲吧。

  脂肪粒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约针头般大小,看起来像是一小个白芝麻,一般在脸上,特别是女性的眼周。脂肪粒的起因是皮肤上有微小伤口,而在皮肤自行修复的过程中,生成了 一个白色小囊肿。也有可能是由于皮脂被角质所覆盖,不能正常排至表皮,从而堆积与皮肤内形成的白色颗粒。如果把自己眼周长脂肪粒的原因怪罪于眼霜,是非常不恰当的。

脂肪粒并非罪魁祸首
脂肪粒并非罪魁祸首

  判断是否脂肪粒:

  眼周白色小颗粒≠脂肪粒

  其实,这些长在上下眼睑皮肤表层的白色小颗粒并非所谓的“脂肪粒”,而是一种皮肤病,其多数情况下应该是粟丘疹,极少数有可能是汗管瘤,“脂肪粒”是非专业人士对这些细小颗粒不恰当、缺乏科学依据的说法。

  粟丘疹的形成与遗传体质有关系,它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其外形类似结石,呈黄白色,约针尖或小米粒大小,用针挑破能看到白色小硬块。当皮肤不够清洁,如长时间使用浓重眼影等彩妆产品,或过多使用磨砂膏、去角质产品等,都会使眼周肌肤出现极微小的、肉眼无法察觉的伤口,进而在皮肤自我修复过程中产生白色小囊肿——粟丘疹。通常出现这种问题的人会感到皮肤干燥,并使用滋润度较高的产品,因此一般会误以为这是眼霜惹得祸。其实,少有护肤意识的男性以及儿童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粟丘疹的“受害者”。

  汗管瘤则是小汗腺表皮内的导管分化、畸形发育而成的一种痣样瘤,常见于青春期女性,一般是2~3毫米肉色或棕褐色的丘疹,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也见于前额、两颊、颈部等处,有的密集成数十个,有的则单个发生。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

  专家处方: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无论是粟丘疹还是汗管瘤,其病理改变都是增生,使用药物诊治或者进行护肤品保养效果并不会很理想,需要配合一些器械或高科技治疗方法。

  去除粟丘疹的有效方法:

  1、自生自灭法。

  粟丘疹一般不用治疗,只要注意面部清洁、避免过度去角质或长期画浓妆,并选择清爽不油腻的眼霜,坚持一段时间后即会自然脱落。

  2、斩草除根法。

  去专业、正规的美容院或医院,使用消毒后的针类器具挑除或用等离子治疗机去除,这两者的治疗费用都不贵,疗效也很好,且不会留下疤痕。

找准症结
找准症结

  去除汗管瘤的有效方法:

  尽管汗管瘤是良性的,可一旦产生就会逐渐增多,且不能自行消退或靠简单的针挑来去除,相对来说激光是治疗汗管瘤的最好方法。

  除了粟丘疹及汗管瘤,眼周偶尔还会出现扁平丘疹样损坏,医学上称为扁平疣,它也容易被误认为是“脂肪粒”,且经按摩或美容刺激后反而会越长越多,因此建议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并配合抗病毒药物或免疫疗法加以诊治。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