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 流行风尚 > 07-08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 > 正文
2009年,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进入了第5个年头。五年的时间,“大奖”逐年都在探索更为科学和客观的评审方式,以加大出炉榜单的含金量,同时也为整个服装行业如何做自主品牌提供指导性的意义。我们惊喜地看到,每一年的“大奖”都有它的变化之处,这种变化在第五年的时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变与不变之间,“大奖”如何把握平衡的技巧?如何让变化张弛有度,更具说服力?变化如何让“大奖”更加具有权威性?
评审机制的跃层式发展
在2007-2008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初评评审工作的流程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百位专家选票”和“百个亿元商场选票”被摆在了首要位置。这暗示着专家的意见以及对全国百个亿元商场的调查,会对“大奖”最终结果的产生起着关键的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初评环节中的这“两个选票”也是此次“大奖”最为核心的变化。
“专家对品牌的了解情况和意见与对亿元商场的调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同时,这两者也是评审中最直接来源于市场和一线的东西。两种调查互为补充,整个行业一年的情况就很清晰地展现出来。”主办方表示。百位专家来源广泛,所涉及范围有全国和各地方服装协会、媒体、院校、艺术界、经济领域等。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资深人士,对品牌在风格、品质、营销等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解,其意见极具参考价值。而在商场的专项调查方面,组委会按照地域发展状况的不同,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涉及30多个城市的百家亿元商场,这样广泛的调查避免了优秀新生品牌遗漏现象的发生。
这里至关重要的一点的是专家和商场的紧密结合。原因在于,商场调查反映的是客观的市场数据和终端现象,不一定能反映品牌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品牌的策划情况等,而深层次就要靠专家进行细化和充实。另外,根据各个奖项的实际情况,再配合专家和商场对于各品牌了解度的差异,专家提名和商场提名分别占有不同的权重比例。另外整个初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以专家和商场的提名为基础,普华永道统计出各个奖项的得票排名;如果存在得票相同的情况,评委会补充投票决定其相对排名顺序。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环节和层层筛选,最后由评审团全体签字并确认最终初评结果。
“有的品牌不进商场怎么办?”记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会参考‘2007-2008产品销售收入百强、利润总额百强名单’和‘2007-2008全国重点亿元重点大型百货商场市场综合占有率排行’,来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同时,我们还会结合由天津和上海的质检机构提供的‘2007-2008全国质量检测服装不合格品牌名单’,剔除一部分不合格品牌,以验证和加强调查的准确率。”日臻完善的评审机制,“数据”显示出的“话语权”,使“大奖”并不惧怕任何质疑。
据主办方介绍,第五届“大奖”的变化还体现在,打破了以往一贯延续的“报名制”原则,鼓励品牌主动参与;而没有报名的品牌如果符合相关标准,组委会也会让其加入参评。这样的变革,让两项调查和名单所涉及到的品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56家,品牌的广泛参与无疑加大了“大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另外,为了提高“大奖”初评的效率,让组委会及其相关机构和人员有更集中的精力对品牌进行调研和分析,本届“大奖”去掉入围环节,初评之后直接产生提名品牌,这也是不可不提的一个变化。
“与以往4届相比,第五届‘大奖’更加强调科学和客观,将数据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大力度的变化可以说是量变积累到一个程度后的飞跃,而改变的意义就让‘大奖’发挥在于承上启下的作用。”主办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品牌导向性更加突出
在中国服装协会倾力搭建的平台之上,更多的中国自主品牌将接受行业和公众“苛刻”的挑选,同时完成自检。事实上,每一届 “大奖” 的举行就是品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只是,本届“大奖”对于品牌的提升或许有着不同于往的别样意义
自2008年开始,整个服装业就已经步入行业“阵痛期”,加快洗牌的速度与力度。在这个时期,各品牌积极参与“大奖”,接受行业公允的评判之后,他们将更能得到公众和市场的认可。因为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在任何时候都能冲破外界环境的阻力。同时,对比 “大奖”如今更加科学的评审体系,企业在产业升级中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做风格还是做品质?又如何做风格?品牌在参评“大奖”的过程中,或许早已成竹在胸。
撇开行业自身发展情况,经济危机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面对全世界疲于应对的经济危机,‘大奖’对于引导行业走一条正确的路作用还是不小的。一方面,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品牌为求生存和发展,只能选择练好“内力”,增强自身素质,这无疑也加重了他们参加“大奖”砝码;另一方面,如今扑朔迷离的形势要求“大奖” 对企业进行更仔细更准确的分析,将正确的信息反馈给企业之余,更重要的在于给企业、行业鼓劲,其导向功能也愈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