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女性 > 流行风尚 > 正文

年底变相促销 别让限量版迷了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9日09:17  信息时报

  导语:在促销活动日渐频繁的当下,同一品牌的商品只有冠以“限量”的名号,身价就要高出许多。年底随着促销活动的日渐频繁,“限量版”竟成了商战过程中的一个新招数。同一品牌的商品只要冠以“限量”的名号,“身价”立即就要高出许多。

  时尚产业顾问Karen Ma由此指出,在如今的时尚产业里,这个概念已被广泛应用到时装、皮具、首饰、珠宝、钟表等各个领域,从最开始只用来纪念一些特殊事件场合,到如今花样繁多的各种噱头,可以说,“限量”这个词已身处时尚的浪尖上。而人们对此也是十分买帐,有人出于收藏甚至增值的投资角度,更多的人则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品位,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现象

  披上“限量版”外衣 价格即翻几倍

  昨日,信息时报记者在北京路一家商场看到一款某品牌手表,售价为3380元,而同一品牌的另一款普通产品标价只有980元。据商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款手表是厂家生产的“限量版”产品,所以售价自然较高。此外,在一家皮具箱包店,同样由于“限量版”的缘故,一款“名包”的售价竟要比另几款普通包高出将近一倍。

  对此,业内人士Henry Wong透露,有不少“限量版”商品只是在“普通版”的基础上稍作改变而来,其区别主要体现在颜色的过渡或包装的独特性上,质量方面并无明显特别之处;此外,还有一些“限量版”仅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自己为某些高档商品临时装点的“门面”。一般而言,“限量版”三个字多出现在世界顶级品牌或一些贵金属纪念品上,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品牌也开始推出“限量版”。

  周六福珠宝市场经理汪源告诉记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真正的“限量版”应该是选用特殊或稀有材质,由顶级设计师设计,并且款式已申请通过专利保护。但许多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打着“限量版”的幌子,借着“××地区限量”或“全球仅售××件”的口号,将普通商品包装成稀有产品,以此提高售价。

  分析

  个性年代限量版最合胃口

  在许多消费者的概念里,只有高端产品才会推出“限量版”;而在促销手段层出不穷的今天,越来越多中端品牌和大众品牌也都推出了“限量版”,甚至在一些街头小店,也可看到“限量版”的标志。

  在物质丰富的年代,“限量”显得如此宝贵。“最怕和别人‘撞衫’了,宁可多花点钱买几件限量版的衣服。”据一家皮具箱包店的销售人员介绍,虽然价格不菲,年轻人仍很舍得掏腰包,“限量版”产品从来不愁卖。

  广东省金银珠宝检测中心培训部部长朱旭蕾表示,限量版物品是指限定发行数量、并且只在一定时间内发行的物品,其核心价值不在于产品和价格,而在于它所能提供的梦想和独占性。因此,目前各大品牌的限量版物品一经推出都出现了抢购的局面。

  提醒

  多为变相促销  不具保值功能

  不过,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的限量版产品也不见得比常规产品性价比更高,一些大品牌限量版产品的质量确实比普通产品要好,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并且,诸如手表、包等商品还具有纪念和投资意义。但是,市场上也有些不正规的小品牌商家借“限量版”来变相提高商品价格,其中一些所谓的“限量版”产品甚至是滞销品,质量难以保证,消费者在选购时要加倍小心。

  广州地质局珠宝检测中心相关人员则认为,一些国际珠宝品牌宣扬的“限量发售”概念,与收藏保值其实并无直接关系。即使是卡地亚上世纪60年代发行的限量钻石项链,目前的市场拍卖价格也不过是几十万美元,算上50年的通货膨胀率,多数的升值速度并不快,价格翻几倍、几十倍不过是个说法。为此,购买珠宝,还是要从质地入手,原石体积大、质地佳的珠宝才有长线投资价值,至于是否限量,中国的老百姓不必太在意。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