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女性 > 服饰潮流 > 正文

光鲜背后不为认知的辛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07:10  新华网

  学历≥高中,外加对奢侈品感兴趣,你就有机会进入这一行

  大牌的门槛远不如想象中那么高

  事实上,直到面试结束,卓亚丽都不是特别清楚,LV的招聘要求究竟是什么。“招聘广告上没写,申请表里要填英语、法语、普通话以及方言的水平,我以为门槛应该很高,但面试过程中好像也没有太多专业的问题。”卓亚丽有些纳闷。

  翻出一周前LV刊登的那则招聘广告,果然,上面对招聘要求只字未提,俨然一副深不可测的架势。不过,对于这样的做法,LV方面却有自己的理由。

  “我们的招聘要求没什么特别,也绝不像大家想的那么高,和其他品牌其实都差不多。”电话中,负责LV在中国的公关事务的谭先生解释说,之所以没有详细注明,是因为LV不喜欢用硬性标准来考核一个人,还是要看他面试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能力。

  大牌的门槛到底会有多高?形象、气质俱佳,身高165cm以上,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熟练掌握两门以上外语,外加能说会道、热爱时尚?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正如这位LV公关所说,大牌招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标准。相对于绝大多数奢侈品牌来说,自称“要求不高”的LV已经算是业内门槛较高的品牌了。

  “同样是从外形、学历水平、经验来选人,多数奢侈品牌要求不会像LV这么高。很多Sales(导购)都是高中或者大专的学历,外形并不出挑,英语也不要求达到所谓的四、六级水平,只要日常口语交流顺畅就可以了。”一位资深品牌店长透露说。

  甚至在一些非直营的奢侈品门店中,不会英语的员工也大有人在。“我们是大牌的代理公司,店员不需要直接和老外接触、做报表,所以并不要求英语水平。”温州崇高百货有限公司Armani杭州区经理陆小姐表示,“我们更看重他此前有没有从事销售的经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对奢侈品是不是真的很感兴趣,愿意去学习。”

  某奢侈品牌店长,2年内就接到过60多个猎头公司的电话

  想从事奢侈品这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猎头公司瞄上你

  举办这场招聘会前,LV已经结束了在各知名高校巡回进行的2010年校园招聘活动。然而,在奢侈品行业中,像这样大张旗鼓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是校园招聘其实并不常见。更多时候,他们习惯于通过内部推荐、猎头公司,在小圈子中招聘合适人选。

精益求精的时尚
精益求精的时尚

  在跳槽到现在的品牌之前,Gary(化名)是杭州大厦B座一楼另一奢侈品牌的店经理。“我在上一个品牌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接到过60多个猎头公司的电话。”Gary告诉我们。

  在奢侈品行业拥有丰富管理经验,能创造良好销售业绩的,这样的人便是猎头公司搜寻的对象。一旦出现合适的职位空缺,猎头公司便会主动与之联系。据说,不久前在杭州大厦开业的某奢侈品巨头的店经理便曾是湖滨名品街一奢侈品牌的店长。之所以被品牌相中,就是因为她在去年春节那样的非常时期,仍然创下了销售额超额20%到30%的骄人业绩。

  除去从同行中挖人,特定行业的管理层也会特别受猎头公司的青睐。“猎头从外企,尤其是一些快速消费品行业挖来的高管比较受奢侈品牌欢迎。”代理了诸多名表品牌的上海新宇钟表集团沪杭区域负责人来敏娜说。

时尚品牌的效应
时尚品牌的效应

  “一般而言,猎头公司起初并不会告诉你招人的具体品牌是哪个。他们会根据品牌的相关要求跟你交流,再把你的情况和表现反馈给品牌。如果品牌觉得满意,才会安排正式的面试环节。也就是说,你和‘准东家’面对面时,已经相当于第二次面试了。”Gary解释说。

  即使是招聘非管理层的员工,不少奢侈品牌仍然青睐于通过猎头公司进行。“奢侈品行业其实圈子很小,有经验的人并不多。品牌招Sales也可能会从猎头公司的人才储备库中挑,或者通过店经理推荐等内部推荐方式进行。”

  不过Gary也承认,随着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扩张,开出越来越多的新店,产生越来越多的职位空缺,这种固有的人才吸纳格局似乎正在发生松动。

  “就拿杭州来说,万象城开业在即,所有入驻品牌都亟须招人。据我所知,最近,包括Gucci、Dior、Fendi、Zegna、Ferregamo等在内的奢侈品牌都在忙着招人。储备库里的人才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奢侈品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也会看到奢侈品牌开始公开招聘,甚至去高校招管理培训生,自己培养合适的管理人才。这也为更多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提供了进入这一行的机会。”Gary说。

  奢侈品行业更像一座时尚“围城”

  光鲜的外表与大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是它的“城外”与“城内”

  “踏入这个行业前,要特别做好心理准备。这个行业非常辛苦,而且节奏很快,需要吃苦耐劳,能够在压力下不断成长、不断突破自己的年轻人。”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你会给想进入奢侈品行业的人什么样的建议”时,卡地亚中国区行政总裁简雅汶曾这样回答。

  正如简雅汶的这番忠告,在与奢侈品行业从业人员的交流之中,“辛苦”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而应聘者口中的“光鲜”几乎不可能从他们的口中听到。

  为了采访某瑞士名表品牌的公关Coco,我一直从傍晚6点等到将近午夜时分。加班几乎是她的常态。“碰上品牌做活动,工作量会更大。同样是在店内放一视觉宣传品,我们付出的时间以及经济成本可能是一般品牌的几十倍,因为奢侈品牌对于自己的形象,小到每一个细节都会苛求完美。为了做这些准备工作,你头天晚上可能只睡了3个小时,但第二天照样要用最好的状态去面对VIP顾客和媒体。”在深夜回家的出租车上,Coco看似平静地向我描述着自己的工作。

光鲜夺目的背后
光鲜夺目的背后

  Gary的“辛苦”则不仅仅来自于长时间的加班。“我们店员的正常工作时间是早九点到晚九点,一直站着,很多人小腿都是肿的,结束后还要进行货品盘存。如果顺利的话一个小时可以结束,反之则可能需要花2-3个小时,而且这段时间公司是不付任何薪资的。我的工作时间通常会比店员更长。除了体力上的‘累’,更主要的是压力,比如销售额。”

  在Gary看来,奢侈品行业更像是一座时尚“围城”:外面的人看到的是光鲜的工作以及丰厚的福利待遇,充满着种种诱惑,千方百计地想要跻身其中。而已经入行的人感受到的,则更多的是大强度、高压力的辛苦工作。

  Gary说,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等赚到了一定的钱,就职辞去创业。“不想做了,这一行太累。哪怕你有高薪,也没时间去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