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张爱玲:生前孤寂的女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13:56 《淑媛》杂志
张爱玲:生前孤寂的女人(组图)
电影《色戒》剧照

  “李安的电影,像一颗来势汹汹的大火球从天而落,边落还边星火四溅,嗤嗤作响,效果是,人人都在谈《色,戒》,凉凉的小说也被人手人嘴磨蹭得热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形象地描绘了电影《色·戒》的外延效应——小说大卖,话剧登台,人们再次高涨起一波对张爱玲其人其文的热情,将这个生前孤寂的女人推向前台。

  在一片光影中,张爱玲是个奇怪折光体,她和她的作品是激发影人们灵感的缪斯,是人们在银幕上热衷阐释的对象;而她自己也曾是电影的创作者,作有剧本十余部,虽不及她在文坛上光华烁烁,但也不浓不淡地在影史上涂下一点墨迹。

  光影桃花源

  (她仰首凝望着幕布的影像,被虚幻的故事激起最纯粹的情感,忘记嗜食鸦片的父亲,忘记远走他乡的母亲,忘记颓废无望的弟弟,忘记那个破碎的童年。)

  说起张爱玲与电影的结缘,人们喜欢在她的文字中搜索着将时光追溯到她的童年时代。她生于阀门,长于上海,血液里认同着都市的“摩登”气息,那时电影是风行于这个不夜城中最时髦的事物之一,在漆黑的影院里,只有银幕上的光影照亮着台下人们的面庞和眼睛,这里是张爱玲片刻的桃花源,电影是她的忘忧草,她仰首凝望着幕布的影像,欢喜、悲伤、缠绵、愤恨,她任意把自己抛入其中,被虚幻的故事激起最纯粹的情感,暂时忘记嗜食鸦片的父亲,忘记远走他乡的母亲,忘记颓废无望的弟弟,忘记那个残破神伤的童年。

  对电影的喜爱让她敏感于影像,甚至在文字中都不时显露出画面的质感,以《色·戒》为例,小说开头即写道:“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白桌布四角缚在桌腿上,绷紧了越发一片雪白,白得耀眼。酷烈的光与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一张脸也经得起无情的当头照射。”这写作显然是电影的技法,活脱脱就是李安在电影中表现的场景。而在决定生死的钻石店中,张爱铃写道:“他(易先生)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这段文字,读之仿佛看到一个王佳芝的主观镜头,为易先生张出一个特写。

  这样强烈的影象感,在张的文字中,不胜枚举,也许冥冥注定不与银幕触电,张爱玲的一生就必会多又一道缺憾。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