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脚本改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个人与社会进行交换的利益权衡过程。
在讨论个人生命周期中性脚本被改写的时候,我愿意在此引进布迪厄关于“场域”、“惯习”、“策略”、“利益”这样一组概念,并试图以此来读解个人性脚本的改写过程。
布迪厄说:“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
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布迪厄,1998:134)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场域对影响社会行动者及其实践的外在力量有自主的形塑机制。场域表现为不同类别或不同形式,各种场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或阶级结构中存在的,都具有某种特殊的利益要求和政治作用。场域不是独立于社会条件之外的,它的内部结构和矛盾冲突要同它所处的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发生对应关系。场域制约着个人心理、个人行为及个人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场域的规则是共同的,但是行动者却因自己的资本与位置不同在场域中发生不断的争斗。
布迪厄说:“所谓惯习,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置换,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身体之中或者说生物性的个体里。”(布迪厄,1998:171)
“惯习既不是单纯的意识活动,也不过是离开人的意识的纯粹外在客观性,而是意识与身体作为实际的具体存在的直接统一。” (刘少杰,2002:210)惯习就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布迪厄认为惯习的有限性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在于惯习一定要受到社会的限制。惯习是在特定的场域中被社会地建构起来的,社会制度或社会规定性要不断地被内化到身体之中,成为惯习的内在规定性。因此,在社会同个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才能理解惯习。”(刘少杰,2002:212)惯习不断把场域或周围环境中的新因素纳入自身,在调整和重构自身的同时重新建构实践的对象。
惯习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通过策略来实现。而与惯习和策略直接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利益,布迪厄在兴趣或心理层面上讨论利益这个概念。利益不仅是策略的构成因素,而且也是惯习、实践感和场域的构成因素。
“当惯习未能同特定的场域结构发生关联时,利益同惯习一样是作为潜在性而存在的,而当惯习同特定的场域结构发生关联而发挥作用时,利益迅速生成到实践感之中,对实践行为发挥现实的作用。”(刘少杰,2002:213)
不同的场域塑造着不同的惯习,改变着惯习。在一个影响我们的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场域中,个人的惯习也存在着为了利益而展开策略并做出调整的过程。这种惯习的改变过程,也是与社会控制进行博弈的过程,场域是一种关系,在一个影响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场域中,社会控制与构成场域的许多因素发挥着关系作用。当控制力量减弱时,惯习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我们看到,在本研究中受访的多性伙伴行为者当中,他们所处的场域有着一些常见的特点。这些特点,无疑都是社会转型下才得以出现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在消解着社会控制与个人间的交换关系。
1,一些多性伙伴行为者经历了由原居住地到新居住地的迁移过程,新的环境下与旧的社会控制关系脱节,与这些社会关系的交换机制也解体了,相对陌生与新颖的环境带给人更大的自由;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