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的快速发展得到了海外风险投资的鼎立相助。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这些投资者陆续抛出自己的大部分权益,套现离场。对于他们来说,蒙牛的案子非常成功,但是已经结束了。而在资本市场上,牛根生的工作才正式开始,他必须为企业的长远未来认真谋划。
杨澜:到摩根斯坦利等三家大的基金开始投资蒙牛,我觉得也是蒙牛一个起飞的一个开始,因为有充足的现金了嘛。那么他们进来的时候也签过这样一个霸王条款,就是如果你们三年的利润增长,复合增长不足50%,你们就要把自己的股份抵押给别人,你为什么敢签这样的协议呢?
牛根生:它是这样的,你们没注意那个细节。就是说这个股份的奖励和惩罚的比例,仅仅是我们管理团队的6%。所以我觉得这个比例也是非常小的。因为大家团队加起来的股份比较大嘛,这是一。二的话,我们为什么敢这么做那,他来的时候啊,2002年的时候我们的复合增长率是300%多。300%多的复合增长率他订一个50%的,所以我跟他赢的数量呢就比通常的企业呢,跟他的奖励和惩罚来得
杨澜:你觉得你胜算高。
牛根生:胜算高。所以我当时就跟他订了这个比例。那么这个比例下来之后呢,他也觉得合算,只有做得那么好嘛,大家都得益,
杨澜:所以当2005年报了这个2004年的业绩之后,等于你们把摩根斯坦利手中相应的股份收过来了。
牛根生:6200万股。
杨澜:6200万股收过来了。
牛根生:按照当时市场价格五块多钱嘛,就三个多亿。由于我个人捐出了股份,管理层赢出的这三个多亿呢,在现场开了个会。说我们80%的,本来管理层应该输也是管理层,赢也是管理层,但是说我们拿出10%呢和老牛基金呀弄成一样用途,大家也没要,大家也没要。所以我觉得很多东西呀,看似他们当时都捐了一块钱,事实上他们现在就拿出80%,3个亿的80%是2亿4千5。所以这样大家确实能够再一次的捐嘛,带来了大家确实非常大的一个飞跃,大的超脱,大的,就是无是最大的有。我就感觉在若干年后会显现出的效益,会更大。
杨澜:其实你觉得一个企业和其他企业的竞争是一个制度上的竞争。
牛根生:是。
杨澜:它是一个内部制度上的竞争,不是一个外在市场的竞争,是吗?
牛根生:是。那是平等。唯一不平等的、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内在的制度。真正的差异在这一点。而且你像这样的事情今后你的董事长、你的总裁来聘任的时候多了两个权力,第一多了10%的举手权。他参与了,其他董事长都是职业人,他就参与不了没有参与权。第二它可以每年拿回千数百万的散财的手段和工具。你想这个总裁我向全世界最优秀的总裁肯定县不会到达能,不会先到雀巢,也不会先到和露雪,肯定先到蒙牛。
杨澜:大家好像都有这样一种认识啊,就是说出生越苦的人,奋斗越难的人,他同时越珍惜自己最后得到的成果,他通常不轻易撒手。这个有人说是不是受教育程度高了可能就比较容易撒手。有的人说是对人生的理解、人生的境界高了,你觉得在其身上发生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牛根生:我从小的教养嘛,真的是,我自己感觉可能有跟大家不太相同的地方。就是由于养母啊,她不是生养了我,她比较客观真实地对待我。你比如说那时候困难时期,家里三口人,家里只能做三个馒头,三个窝头。就是说我那么小,我只有四五岁的时候,一定是爸爸一个馒头一个窝头,妈妈一个馒头一个窝头,我也是一个馒头一个窝头。我在其他小朋友家里的话,都是请这个小朋友吃好的,然后吃完家长再吃,而我们家里绝对是三一,三胜一。这个习惯我至今不能忘。第二,不管家里有什么珍爱的东西一定要分三份,每人一份。所以以至到我的父母亲没了,不在人世了,我买东西不由自主地一买就买三份,就突然想起来那两个人没了。确实这个从小这个“分”的习惯,就是说不能让你独有或者独占一种东西是从骨头里培养出来的。另外我们家从小呢,因为八岁,由于母亲是
国民党将级将军太太,就抓起来,把她抓起来,我一个人生活,父亲也圈起来了,母亲也圈起来了,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呀,就感觉走到哪儿都是看别人的脸,看别人的眼,然后走到哪儿都是想别人怎么,所以从小就养成了老是在想怎样才能满足别人的需要,怎么样能满足别人的需求,怎么样能让别人对自己不要不满意,就是说他就从小培养了
杨澜:或者说你觉得只有让别人满意了,自己才能满意。
牛根生:才能满意,才能生存下来,才能活下来。这样才能吃上才能喝上,才能活下来,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所以这个吧,我觉得可能跟家庭教养太有关系了。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