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职场 > 正文
职场风向:IC人才 贵在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0:50 职场指南

  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中国IC产业发展很快,但

知识产权纠纷事件也不少,近期比较引人关注的就是“龙芯二号”的知识产权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部门专家和业内人士,他们均认为,创新才是中国IC产业和本土IC技术人才的出路。

  专家篇

  IC创新遭遇人才问题

  8月9日,记者来到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采访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秘书长、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建忠先生,协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薛自先生,协会办公室负责教育培训的袁吉祥先生。

  IC人才缺口还是巨大

  “自主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自主创新离不开中国标准。”谈起IC产业发生的一些权益纠纷,薛自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只使用外国标准就容易触到‘地雷’,必须建立中国标准。有了自己的标准就比较容易产生自主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的知识产权,我们就可以向别人收专利费而不是让别人来收我们的专利费。”他强调,技术创新要有市场意识,要让产品接受市场的检验。

  在IC产业链中,IC设计是关键。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共有133家IC设计企业,长三角地区约有两三百家,全国共有四五百家。薛自表示:“IC设计市场非常大,但竞争激烈。国内设计公司成活率很高,但成功率不高。”国内IC设计公司规模一般都不大,规模最大的公司连1亿美元都不到。上海去年只有3家IC设计公司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即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薛自表示:“上海IC产业不像2001年增长那么快了。国际上的增长趋势也放缓了。去年全国IC产业形势有所好转,上海增长了100%,今年将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预计将增长30%。”

  中国IC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巨大。微电子、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成熟的IC技术人才更是抢手。而技术创新对本土IC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本土人才只能从事低端工作,将不利于中国IC产业的发展。袁吉祥介绍,目前协会正在展开针对非微电子专业人才的基础性专业培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端技术培训还未及开展。具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

  欢迎投稿讲讲你的职场经历或者理财感悟

  返回新浪伊人风采频道首页 返回职场理财栏目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