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年少参军,成为战地记者,经过一次婚姻后旅美留学,成为著名作家,与失眠作斗争,嫁给美国外交官……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严歌苓的创作顺风顺水,一些评论家和读者对她的形容是“多产、高质”。近日,新浪女性与严歌苓进行了一次对话……
海外华人女作家严歌苓(微博)根据一段史料创作了小说《金陵十三钗》,就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热映、同名原著备受关注之际,严歌苓的最新长篇小说《陆犯焉识》又登上了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榜首,这是严歌苓继《小姨多鹤》之后二度问鼎长篇小说排行榜榜首。
严歌苓的父亲是著名作家萧马,继母则是早年的电影演员俞平。1957年11月严歌苓生于上海,后跟随父亲萧马回安徽老家。12岁时,严歌苓如愿考取解放军成都军区歌舞团,后执笔写文艺作品,从此踏上写作文途。
1986年,严歌苓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入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攻读写作硕士学位。此后的10年间,她写出了《天浴》、《扶桑》、《人寰》等多部引起海内外读者关注的长中短篇小说。
年少参军,成为战地记者,经过一次婚姻后旅美留学,成为著名作家,与失眠作斗争,嫁给美国外交官……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严歌苓的创作顺风顺水,一些评论家和读者对她的形容是“多产、高质”。
近日,新浪女性(微博)与严歌苓进行了一次对话,谈《十三钗》、谈创作、谈生活。在严歌苓眼中,现在的生活是幸福刚刚好,自己活在这个世界里的准则就是欲望不大,享受单纯的日子。
谈《十三钗》:电影拍得确实是震撼人心
新浪女性:电影《金陵十三钗》正在热映,您曾经表示过,对于看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会产生类似“产后抑郁症”的恐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严歌苓:就期望值来说,我不敢看根据我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如你所说,我对“亲生”影视剧作品的抵触,来自于类似“产后抑郁症”的恐惧。不敢看,感觉会惨不忍睹,有时候过了两三年的时候再看,会觉得还挺不错的,如果马上看,毕竟还有很心酸抓狂的时候,这个时候肯定会影响情绪。
就像自然界的产后抑郁症,别说是人类的母亲会非常非常低迷,动物界也有莫名其妙地把小动物吃了的情况发生,如果我把产后抑郁症的情绪带进去的话,就没有正常的评判了。
不过《金陵十三钗》确实是震撼人心的。我的小说只是截取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的一个剖面,而电影在给予了宏观展示的同时,又切入剖面,因此它的展示更加具有视觉的冲击力。
《金陵十三钗》这部小说大部分是虚构的,但基于一些史实的记载虚构的。一个叫魏特林的美国女子曾经经历了一次类似的情景,在她的传记和张纯如女士的《南京浩劫》这本书里都有提及。但记载非常短,这就给小说创作留出了虚构的余地。
《陆犯焉识》:我并不是家族中第一个“忧”的人
据严歌苓介绍,新书《陆犯焉识》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是以她的祖父为原型的,身上既有严歌苓祖父的人生遭遇和精神寄托,也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和政治的夹缝中的艰难挣扎。
新浪女性:谈谈您的新书《陆犯焉识》,这本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您的祖父,这位您从没见过的长辈如何会在您心中有这么清晰的形象?
严歌苓:童年时,祖父的形象在我心中是神秘且伟大的。没有产生将他的故事写成小说的意愿前,我就情不自禁地想了解他。我的祖父严恩春20岁出国留学,25岁获得博士学位;记忆力惊人,几个小时就能背下小半本字典;也是《德伯家的苔丝》中文版第一任译者。
他饱读诗书,怀揣教育救国的梦想,却不喜欢那时的圈子,不愿意结党营私。家庭生活也不甚如意,40岁时自己结束了生命。
而我在美国留学期间,也恰好就在祖父留学时的大学。姑妈和父亲都跟我说过很多祖父的故事,我后来在美国找到的祖父的学术论文也让我对祖父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都使得未曾谋面的祖父在我心里有清晰的形象。
新浪女性:通过了解祖父,写他的故事,对您的影响或启示是什么?
严歌苓:通过了解祖父、写祖父的故事,我更了解祖父和自己。我认认真真地读了祖父在经济学方面的论文,知道他当时那样忧国忧民,并企图为国家画一个蓝图。原来我并不是家族中第一个有“忧”的人,祖父曾“忧”过,我父亲他们那代人更是无可救药的忧国忧民的作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