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美女攻略》
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美活动是所有香港人的一件盛世。早期的香港选美雏形,只是在夜总会之类的地方举行,参加的女孩子并不多,不是定期举行。1973年,香港无线电视台开始主办了“香港小姐”的选美活动,至此,此项活动已过了而立之年。
香港一位资深的传媒人说过: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钟楼,不是太平山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不是大富豪夜总会,不是香港脚,而是香港小姐。香港自从七十年代经济起飞,电视机渐渐成为家庭的必需品,娱乐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的角度看,七十年代都是伟大的。香港本土的选美、电影、流行音乐、漫画等等,都在这个时候像青春期的少女般生机勃勃地发育起来。
1973年6月24日,在“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口号下,“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选出了第一届香港小姐孙咏恩,这项轰动全城的美丽竞赛才固定由无线举办,每年一届。
七十年代的港姐选美,尽管引入了泳装环节而被人指为大胆,但视其标准,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早期的港姐除了勇气过人之外,完全具备中国传统妇女的“德言工容”,所以一个个高贵端庄,堪称女性楷模。较为著名的有张玛莉、朱玲玲、郑文雅,她们都不属于艳光四射的美女,选美时也没有显露出娇嗲的少女味,好像天生就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所以香港小姐的高贵之名,可以说是这些佳丽齐心协力打造出来的。
1983年,参选的佳丽里出现了张曼玉。这个笑起来像猫的少女也曾是大热门,有着一流的身材;但她还是输给了看上去文静的杨雪仪。这届选举之后,杨雪仪发展平平,投身演艺界的张曼玉却如鱼得水。两人形成鲜明反差的际遇,更印证了民间对港姐选举标准的总结:冠军是选老婆,亚军是选女朋友,季军是选小妹妹。
1984年到1991年,是港姐竞选的最辉煌的时代。在稳定而富庶的社会里,娱乐的“娱乐功能”渐渐压倒“教化功能”。香港小姐选举不仅是电视台的王牌收视节目,更是吸纳大量广告的王牌创利节目。选出来的美女不再有必要做女性的表率,她们的首要任务,是让观众赏心悦目,吸引更多的眼球,给出手大方的赞助商以足够的回报。
大量的赞助也为当选港姐带来丰厚的奖品,一夜之间名利双收的灰姑娘童话,让香港少女对选美充满憧憬。在比较大的选择范围中,出现众望所归的美女也就相对容易了。如果从演艺的星空中摘下这些名字,香港的影坛和电视界要黯淡一半。
张曼玉、李嘉欣、翁美玲、杨宝玲、邝美云、谭小环、李绮虹、张可颐、杨婉仪、李珊珊、潘芝莉、袁彩云、海岚、赵翠仪、吴文忻、郭羡妮、原子、胡杏儿……她们上镜漂亮、有观众缘,位置基本上按美貌排列,智慧无可比。每一个选美的胜利者都会开始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举,已成为香港的一种文化,成为香港人集体的记忆行为。香港七十年代的忠厚,八十年代的浮华,九十年代的刻薄,用这些美女的青春来作了笔录,为这个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刻画出完整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