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玉洁
《死亡诗社》,彼得威尔1989年的这部作品,到今天,依然称得上是最好的青春启蒙片之一,适用于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人的曾经的青春。
在成长的历程中,斗争总是存在,形式永远多样,五十年代的美国,威尔顿中学教
育学生要顺从“传统,荣誉,纪律,优秀”四大戒律,在校方的严格管理下,按照父母的期望步入名牌大学的校门。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影片中的孩子们选择了诗作为反抗的武器,他们在美国文学老师基延的带领下。重组了死亡诗社,他们的在深夜里悄悄来到校外的林间,宣读着这样的誓词:“我来到林间,是为了吮吸生命之精华,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他们是幸运的,因为青春,因为人类固有的浪漫情怀需要诗。通过诗歌,他们感受到,原来还有这样的人生等着他们。原来除了他们逐渐麻木于其中的生活,人还可以有这样的活法。
但社会习惯与风气不允许他们自由的选择,为此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的一个伙伴尼尔因为和家人的冲突选择了自杀,而早已把鼓励学生追求梦想和自由的基廷视作眼中钉的校方和家长们终于借着这一事件把基廷赶出了校园。
青春期的反叛永远都是喜悦与伤痛并存的,但也是对每个人的一生意义深选的。“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明白了这一点的学生们用无声但庄严的形式,向这位他们热爱但即将远的教师表示了最大的敬意。
“死亡诗社”其实并不是在歌颂死亡,而是告诉人们只有在死亡中才能发现在生命的意义,通过死亡来让人们明白时间与生命的珍贵,就象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那个希腊字母“卡浦狄诺”——抓住这一天,不要错过五月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