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薪情如何?近日,本刊记者就此独家采访了美世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强先生。美世咨询曾连续多年对外资大企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进行调查,陆强在分析了相关调查数据后表示:“近四五年来,外资大公司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起点薪资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稳定。预计明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今年大致持平。”
趋势1
总体起薪保持稳定
参与美世咨询应届生调查的都是行业领先的知名外资大公司。
陆强指出:“近四五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起薪没有很大变化。外资大公司中,本科生第一年月薪基本是3000至4000元,加上第13个月工资,年薪基本在4至5万元。研究生年薪一般是7至8万元,外资研发机构中的博士生年薪在10万元左右。”
以上指的是外资大企业。陆强指出:“一般企业给予应届本科生的月薪在1500至2000元的比较普遍。事实上,月薪在1500元上下的也比较多。一些国企的薪资可能还要低,但如果考虑国企所能提供的福利待遇方面的优惠,包括专业对口等因素,也能吸引一部分应届毕业生。”
国企薪资过低的负面影响是难以留住人才,一些大学生往往进企业不久后就开始跳槽。如何合理地提高薪资待遇看来是国企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趋势2
尖子学生仍可拿高薪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在宏观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求职渐成难题,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市场供求矛盾导致应届毕业生平均薪资有所下降。但另一方面,陆强表示:“企业对于高端学生的争夺依然激烈,高端应届生的起点薪资不降反升。如一些大企业通过层层筛选录用的管理培训生,月薪可拿到5000至6000元。一些尖子学生手里拿着好几份Offer还在观望比较。”
是否读书成绩最好的学生就是企业最抢手的高端学生呢?陆强表示:“高端学生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读书成绩最好的可能会选择读研究生,走研究型的道路。最受外资企业欢迎的高端学生是指特别活跃、进取心特别强烈、自立能力特别强的优秀学生。”
为什么大企业要抢拔尖学生呢?企业的成长要靠优秀的人才,“但真正优秀的人才是不多的,选拔拔尖学生从中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成功率会比较高。”陆强表示。
趋势3
管理咨询业薪资看好
上海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金融、咨询、会展等行业发展前景看好,这些行业对应届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企业所能提供的薪资也较高。
除了大公司的管理培训生外,可以拿到较高薪资的还有进入咨询公司的应届生。陆强透露:“进入咨询公司的应届生,第一年拿到的薪资可以高出一般水平的30%至50%。”
咨询行业为什么喜欢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呢?陆强认为:“首先是从建设自己的人才梯队考虑;其次是招聘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可能更好,他们不会受到过去经验的束缚;再次是在这个行业里有经验的人并不一定能竞争得过年轻人。”
咨询公司录用的应届生为何能拿较高的薪资?陆强指出:“以管理咨询公司而言,咨询人员面对的是企业,涉及到的情况相当复杂,没有流程化的东西可供操作。管理咨询公司只有比企业高出一筹,才会有企业愿意出钱请咨询公司来为企业出谋划策,所以咨询业使用的都是拔尖人才。一般咨询公司的眼光只瞄准重点大学毕业生。”
趋势4
高成长性行业薪资也高
“薪酬是一个杠杆,在宏观上可以驱动人们往薪资高的地方流动。”陆强表示。高成长性行业,如高科技行业、化工行业、消费品行业中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薪资也比较高。“从中国外资企业情况来看,招聘应届生数量最多、最集中的是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如半导体行业,这几年进入这一行业的大学生相当多。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化工行业,这个行业的薪资上涨很快。”
他认为:“薪资的高与低其实有两重性,薪资高也就意味着你的压力大了,如果你拿得多但贡献小,压力就会很大,失败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除非有特别的长处,第一年进入企业的相同职位的应届生薪资是一样的,企业更愿意在第二年根据他们第一年的实际工作表现来拉开薪资差距。
陆强指出,那种认为薪资高的企业没有薪资低的企业更有发展前景的观点是不对的,“正因为发展比较好,企业才能支付得起较高的薪资,也才愿意支付较高的薪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应届毕业生被薪资高的行业所吸引,正体现了薪资的杠杆作用。
忠告:不要为薪资高低所左右
陆强以薪酬专家身份通过本刊向明年的应届毕业生发出忠告:“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要为薪资多少所左右,不要受薪资高低的驱使。”
大学生在工作后,往往会拿自己的薪资和同学的薪资作攀比。陆强认为,关键是要明确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职业,哪些类型的工作更适合自己。“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没有必要攀比。任何领域都会产生顶级高手,要为目标而奋斗,不要为眼前的工资高低所左右。要在个人发展目标和兴趣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再联系社会发展需求和公司发展方向,确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他建议:“在应聘面试时,可以了解公司的发展计划,将之与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相对照,看看两者是否相一致。不应该片面追求高薪,而应该在薪资和发展目标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文/刘晨)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