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职场 > 正文
奢侈品消费时代真的到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10:03 中国青年报

  我们有权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但这质量和幸福只在于物质的样式吗?能否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精神充实与安宁也包括在内,并且看得更重些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它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一大困境,也代表了很多人内心的一大矛盾。的确,我们遇到了不少“两难选择”:彼此对立的说法各有道理,而我们的行动却不能首鼠两端,只能循一而行。

  在这种情况下,哲学通常给人们的提示是:反思前提,自我超越。就是要去找到那个使自己走进死胡同的路径起点,再从这里进行“批判”,找到能够统一“两难”的层次和角度,作为新的起点。比如,在“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有没有高于二者并包容它们的方式?我想是有的,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再如,我们划分和评判消费的“高与低”、“适度与过度”、“节俭与奢侈”、“超前与滞后”等界限的标准中,原始的价值观念是什么?我们确定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时候,所依据的是哪个时代、什么水平上的经验和理念?如果反思一下,我想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消费的“高与低”要以什么为界?“适度与过度”的“度”在哪里?可以离开现实去抽象地议论吗?

  我们有权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但这质量和幸福只在于物质的样式吗?能否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精神充实与安宁也包括在内,并且看得更重些呢?

  政府在一个时期内,为了发展生产而倡导消费,但这“生产”本身却并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它最终还是要找到生产、消费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文化与社会全面发展相互协调的形式,难道这不是政府的完整目标和职责吗?

  “节俭与奢侈”有一个凝固不变的样式吗?它在过去和未来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光“艰苦”不“奋斗”显然是不对的,但是,我们的奋斗仅仅是为了满足眼前而牺牲长远吗?

  消费及其观念的“超前与滞后”,应该以谁为准?难道应该不以我们自己的实际需要与能力为准,难道应该盲目地追随和模仿别人吗?

  由商家营造的阿曼尼、路易威登、夏奈尔等品牌,为什么一定就是好的?与金发碧眼及其钱包相映成趣的品牌,换了人种和气质不同的人,是否就一定为美?“时尚”应该是盲目的吗?为什么我们的创造力和追求,不可以主要放在打造自己的风格和样式上呢?

  总之,我觉得问题也许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观念来解决。这个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观念,是要以“人”,特别是以我们自己而不是简单的“他人”为本,把不能排除的(两难)各方纳入统一的视野,扩展我们的权利和责任,学会更全面的动态思考,而不要再在“二者必居其一”的对立中跳来跳去了。

  从根本上说,人类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探索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消费方式和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利用(消耗)方式,而不是原封不动地继续已往的方式及其观念,才能继续对幸福的追求。

  单纯的经济学原理不能解释消费困惑

  当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消费社会,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决不是用单纯的经济学原理就能够加以解释和说明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博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一书中就曾深刻地指出,当代消费社会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生产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在生产社会中,消费行为是依据人的真实需求而作出的行为选择,但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的关系会背离得越来越远,商品及其形象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地刺激人的欲望并驱动人的行为选择,从而有可能使消费成为一种非理性的狂欢,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所消费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们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

  所以,一旦消费背离了人们的真实需求,它就很可能会演化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上的符号,如果这样,所谓奢侈品消费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在奢侈品消费中,人们追求的核心价值已不在商品的本身之上了,而是依附在商品使用价值之中的“符号象征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确还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学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为博得红颜一笑可以一掷千金,但社会学知识可以告诉我们这种消费的背后体现的更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和个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因此,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行为,它所起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享受功能。正如博德里亚所看到的,消费是一个系统、一种道德、一种沟通体系和交换结构,它所起的是一种社会组织的功能。

  那么,就中国当下的社会而言,我们果真到了奢侈品消费的时代了吗?对此,我个人的看法是持否定态度的。既然消费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之中,出现形形色色的消费现象自然不足为奇。但消费也是一个系统、一种道德和沟通体系,在我们这个多元而复杂的社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天都有大量的奢侈品被消费一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人还在为争取最基本的食品消费而奋斗。即使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消费也会在一种道德的张力之中变得有所节制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无限制地鼓励人们的高消费。

  最后,我想说的是,消费的确是一个最能体现时代性的动态概念。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可能有自己所提倡的基本消费观,但不管社会整合的力度多么强大,只要社会分层永恒地存在,消费行为就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当所有人的消费都不是主要为了真实的需求时,消费行为的分化可能更为复杂。提倡节俭与鼓励消费之间其实并不矛盾,购买奢侈品也并不一定就是为了体现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有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合法地选择消费行为的权利,既然社会都已经变得多元而复杂了,何必又去强求人们在消费行为与观念上的统一呢?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