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小乐 摄影:闻晓阳
他们是目前国内时尚界人气最旺、价格最高的首席模特。
他们双双登上2004福布斯“中国大陆名人榜”。
他们青春阳光,百分百让人又羡又妒。
他们选择---------分开旅行。
姜培琳 李学庆-分开旅行
姜培琳:我期待三十岁
她的30岁规划至少包括3件事:开一家私人心理诊所;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化妆品、内衣品牌;把自己嫁出去。
第一次见姜培琳上午9点,她准时走进摄影棚。原以为她会姗姗来迟,前天夜里不知忙到凌晨几点,怕是刚躺下就起来了。
第二次见她,采访定在下午3点半,她的公司,结果她晚回来一个多小时。她怕也是尽量在赶了。
两次碰面中间是200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总共40场时装秀,她的公司接了23场。姜培琳是这23场秀的总监。
说到老板:我缺乏管理的谋略
前三届服装周,身为模特的姜培琳最高记录是5天演了27场,演到最后,她说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挺下来的。虽然以她的名气,人家已经很特例,不用试装,不用排练,她只要开场前提前两个小时去化妆就可以。但还是一个字,累。
这一次她的身份是“紫色传奇”的老板。之前两个月,姜培琳就开始“享受”这种累。二十几场秀从创意、统筹到演出,她必须把客户抚摩得“很慰贴。”我不是一个自己做不到,胡乱向别人承诺人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能把一场秀做到什么程度 先都会用文字写在纸上,这样好给对方一种信任感。“为了兑现承诺,她和她的“紫色团队”可以连续十来天每天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有时干脆不睡;因为要兑现承诺做事不能再一如既住地亲历亲为。她不得不承担这样的变化带来的巨大心理不适。
如果把场次密集的服装周演出看成公司开张半年来的一次大的挑战。姜培琳无疑是挑战成功音。不说别的,光是打破大公司的垄断,把绝大部分重要的秀都轮到手,她的亮相就让人侧目,况且她一点没有辜负那些老板、设计师们的信任。他们的点头称道给足了这位T台美人再接再厉的动力和信心。
一种角色的游刃有余关平天赋,还有时间,好在她还有资本,才25岁。
姜培琳
说到模特:别把我当名模看
姜培琳最喜欢的模特是巴西名模吉塞尔-班军。
阳光、健康、撩人、细细打量她和她心中的偶像,你还真能找出两个人的几处神似。
时间回到5年前那个6月,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姜培琳获得上海国际模特大赛亚军,她是前五名中惟一的中国人。
对一个刚出校门的女孩来说,这好比天上掉馅饼,到今天她都不知道人家为什么给了她那个奖。对模特这行一窍不通的她,那时候要赶快学会走路,学会拍照,学会化装,学会穿高跟鞋。她满世界翻东西,找资料,看了很多吉塞尔的平面片和走台片,她喜欢上她那种感觉,自然而然开始模仿她。
后来,在意大利,名声在外的姜培琳还有过一次和吉塞尔同台的经历。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模特,不只是有高桃的身材、漂亮的脸蛋就行,除了要对模特这个职业较深刻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修养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献身这一职业的精神。”喜欢事事深挖其本质的姜培琳悟出了一个看似浅显但许多人并不愿接受的 道理,“人的漂亮,实际上是一种内涵和教养。模特的魅力更多地表现在对时装的理解和风格的表现程度。”
于是她一有空就与书为伴,培养自己对时尚潮流的把握,对音乐、造型和文化的感知能力,渐渐地用知识构筑起了她时尚生命的筋骨。
在2004福布斯中国大陆名人榜上,姜培琳是排名最高的模特。“我不敢说排名最高意味着你在模特当中是最出色的,但最起码标志看模特也开始受大家尊重了。”因为在国外模特的地位要比演员、歌手高得多,而在国内模特地位可能连三流的演员都比不上。
说到时尚:我不是一个“时尚”的人
“我是一个很纯粹的名牌动物。我认为自己从这一行里摄取了那么多利益,应该在某个方面可以做些回报。”姜培琳打过一个比方,就好像一个很著名的歌星不可以去买盗版碟,最好的品牌、最好的品质加上景简单的颜色和款式,她所有的服装都是国际名牌,但不会选当季最流行的,Logo满身都是的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品牌那种。
“我不经常买衣服通常是换季的时候一次买够。一年大概三次。夏天一次,春秋各一次。我会先了解明年流行什么,买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到各种流行元素。”姜培琳不否认她的收入相当大一块花在衣服上。
走在时尚前沿,到底什么是时尚,“对普通人来说它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你只要去留意一些时尚资讯跟着去做就行了;而对专业人士来说,时尚是一种很虚的东西,说白了是这个行业项尖从业人员之间的一种游戏。事实上在欧洲、美国,有一些集团会聚了很多这方面的精英,这些人每年都会在一起研究。比如A会问“你们那里积压了什么货”,B回答“我这里黄色面料还有很多”,“好,那今年就流行黄色。不然,这些货都压在那里,你说怎么办?这就是为什么时尚每天都在变。不变的话这些经营者都无法生存了。”
说到收获:我更加自信了
2000年6月 姜培琳离开上海来到北京。当时上海的媒体写道:上海最有名气的模特离开了。4年付出,她的收获只有她心知肚明:“我知道自己性格变了。”刚到北京的时候,每次公司有应酬,她都推说有事。后来模特管理部的人揶揄“姜培琳是不是长得见不得人呀?”其实,她只是不喜欢在复杂的圈子里周旋,为了不为难自己,她只好拒绝别人。就这么简单。现在,自己当了老板,她跟人沟通的方式还是那么直截,不会拐弯袜角,但她一定会替对方着想“不像以前那么自私”我没有被虚幻所摆布。”太多的模特、艺人总是迷惑,最后迷失在这个行业里。这一点她挺自豪,她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不被任何人所左右。
“我找到了真正的目标。”最早她大学里学的是运动心理学今年6月她将拿了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学位,她最大的梦想是5年后开一家心理诊所。这也是她来北京发展几年看到这样那样的是是非非之后终于知道自己的将来在哪里。
问她学心理学对自身的影响,培琳认真地说“更自信,更理性了。”也让我能及时调整自己了心态。身处名利场,每天都有人夸你漂亮说你好,真的根容易就晕了。你想要是设了“包装,卸了;谁还把你当明星,”愈清醒愈理性,愈理性愈自信。
说到爱情:成功的爱情就是结婚
《心经--姜培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同她聊天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放低语调,去配合她的轻声细语,而当她舞动身体的时候,又会引得别人的心与她一起飞旋。她就是这样的女人,静的时候让人心疼,动的时候又惹人心跳。”
像她这样的女人,到底经历过多少铭心刻骨的爱情?有多少排侧缠绵的爱情在等待着她,答案其实——随便吧。虽然不止一次经历过爱情挫败,姜培琳仍然很信缘分。
她向往天长地久的爱情‘“一旦选择结婚,肯定不会离婚,最起码这是我的理想“。在她的观念中,成功的爱情就是结婚。
听听她的4个雷打不动的“择友条件及相关解释“不要帅哥,身边净是帅的,老中青都不缺,已经感觉审美疲劳要博学,不是高学历或某方面专业人士就OK,而是要真正学问广博精深包容‘别忘了气质美人善拒绝艺术,说不定还犯小性;赚钱得差不多或在之上,没底气万万不行,“说找一个没钱的也可以,我觉得是特假的一句话”。为她的真实鼓掌!
会不会造成难嫁? “会吗,不会呀 ”她似嗲非嗲得可爱,“缘分来了,条件都不在了。”
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你会怎么说?“一个正在追求我这个年龄该追求的东西的普通人。”
如果不是走台或表演,姜培琳平时一般不戴首饰,但手腕上总戴一串念珠。
她记得一个佛教故事,内容是两朵浪花的对白:小浪花问大浪花,为什么你比我高比我出众?为什么你天生差我一头?大浪花答道,我比你高比你出众是一瞬间的事,我们源于水最后归于水。
李学庆
李学庆:我可不可以不表达
jed说他是大闷片,自已的想法不爱跟别人说。或者是花样美男不知道怎么表达,心里如花,淡放着。
坐到东方新天地不见不散,准备采访李学庆之前,我看到的听到的关于他的说法大致有两种,好的,比如很帅的他很静,很乖,很新好男人(确切说还是boy to man);不好不坏的是他内向,他没什么理想,他思想特别简单……
可是我相信面对面的感觉甚于这样那样的传闻,从来如此。
你是一新好男人吗?
先让李学庆做一道网上的心理测试题:
搭乘夜车时,你坐在一位年轻女性的对面,她单独一人,突然你发现她正在流泪,你觉得她为何哭泣?
A被情人抛弃
B和情人吵架
C目睹情人因车车祸死亡,刚结束葬礼
D眼睛飞入沙子疼痛流泪
他选择的答案是B。认为“由于自已太任性才和情人吵架”的男性,在无意识中认为“不需要同情”,很少替别人设想,以较冷淡态度思考的人,总之,这类人的自私程度相当高,自已有好处时才会对情人体贴。
听完分析的李学庆抿嘴笑了。
他选择B,却不是B类人。
我相信是心理分析出了问题,而不是他的问题。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从上小学再到上完大学一切都顺顺利利,出来第一份职业就是模特….我是一个很简单甚至不愿意思考的人,没有想什么名利,至于大红大紫我更没有奢望过….”这是李学庆在他的非卖写真集《庆国庆城》最后写的一段话。
是不是出生良好家庭一路顺风顺水的多半都随遇而安没什么理想?
“每个人肯定有自已的目标,我利有。一个人和一个人想法不同,我自已的想法不爱跟别人说,不爱表达,我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的朋友从来看不出来我高兴还是不高兴。”
他自已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他的采访文章,有时别人的说法和用词他其实心里觉得别扭,只是没有说而已。
有很多记者问过他:“性格内向会不会妨碍你在演艺圈混?”这个问题的确困扰了他一段时间,但后来他有答案。“闷点没什么,只要不是一天到晚闷闷不乐。你要我改变太多或妥协什么去得到什么,怕是做不来。碰到不喜欢的人我会尽量少接触,不想去的派对就不去,我还是习惯原先的生活方式。”
所以这两年,工作之外,他很少和圈里的人来往,经常碰面的还是大学的同学和几个发小,一起打球,打扑克什么的。
像白开水一样
是的,他除了爱吃水煮鱼,每次从健身房出来都要到旁还的咖啡厅坐坐,咖啡也是他的最爱。可是要打个比方,他更像白开水。
李学庆喜欢余华的《活着》。那是一个写人对苦难的承承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的长篇。故事讲述着一深刻的原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他不是做样子地看,而是真的看进去了。
像他这样一个天桥宠儿和时尚王子怎么会跟小说土得掉渣的意境搭上界?“那种寡淡,像白开水,可能刚好适合我。”他自已也说不清楚,但就是喜欢。
他的爱情,也像白开水一样。他大学时才开始有喜欢的人,很平淡的那种交往,后来分手,也是平平静静的。“我好像没有那种爱到寻死觅活的激情,不太会主动追求什么东西,失去了也不觉得特别痛苦。”
他喜欢长得文静一点的爱笑的女孩,大方,当然还得孝顺父母,再往下说,就是个子高一点,一米六八以上吧,相貌没有要求,主要是人好就可以了……
白开水有白开水的味道,白开水有白开水的诱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