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外资企业进驻上海是在1981年,不过,沪上的中国员工开始有规模地进入外资企业,还得从1984年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算起,直至2004年,恰逢20周年。
这20年,不算长,但感动人的是变化。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些最早真切地接触到外资企业的人们,他们当中有最早一批的外企雇员,有现在已经从小职员成为高层管理的
经理人。这个20年专题,其实讲的是这些最早打拼在外企中的第一代职业人的故事。
外企故事
20年前,找个翻译都难
1981年,第一批9家外企通过审批成为正式在沪常驻代表机构。1984年,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成立,开始为个人进入外企工作敞开门户。到2004年8月,上海外服成立20周年,上海的外企雇员也走过了将近20个年头……
骑着自行车招聘翻译
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家栋回忆道:“当时我担任人事干部,外商求上门来了,可我们手里根本没有雇员名单。以为一千万人口的大上海,找几个懂外语的易如反掌,那就大错特错了。十年浩劫,国内外语人才奇缺,加上不借不调不放人的‘人才部门所有制’,我们真是大海捞针!”
这番“搜猎”工作还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外服的员工骑着一辆“老坦克”,一头扎进大街小巷,费尽口舌,才终于在一家街道工厂里,“捞”到一个自学外语成才的青年庄顺山,如获至宝!可人家厂里死活不肯放,找有关负责人,被婉言谢绝;再找,又被谢绝;第三次去,干脆被挡驾。又找区政府、找街道、找区工会、找集体企业管理办……跑得昏天黑地,讲得口干舌燥,整整耗了两个月,最后是厂里登报除名,庄顺山砸了那时无比金贵的铁饭碗,这才为外商解决了一个“流动”出来的雇员。
老板是“阶级敌人”?
80年代跟外商企业老板打交道的人有一句名言:我和你只能做朋友,不能称同志。
奚振鑫是当年外服早期的员工之一,当时他去一家澳大利亚公司驻沪办事处面试,一听外资老板说参加过朝鲜战争,和我们打过仗,当即吓出一身冷汗。当时还有阶级斗争的余温,谁都会怕。被录用的奚振鑫从不和外商闲聊天,“界限”分明。
不光是他,当时管理外服第一批雇员的,是专门指定的派出所,而且特地由两位所长共同亲自主持,警惕性之高,可见一斑。当时雇员从外商那儿拿工资,一律不要年终双薪,合同上写明每年加工资不得超过5%,那时叫做不要外国老板的恩赐,这一条外商很久没能想明白。
出国培训还要特批
现任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的Mark,1986年大学才毕业一年,就被推荐进入一家合资公司。1989年被派到美国去培训,算是较早得以享受出国培训福利的小部分人之一。
据他回忆,当时能进外企的人少,门槛也高,有人还得动用“关系”才能进去,因此,能在外企工作是一件挺了不得的事情———除了工资高,还经常会有免费出国培训的机会。
不过,出国也不是说去就去,当时有严格的审批程序。Mark告诉记者,最早的时候,即使外商主动让员工免费出国培训,都要经过外经贸委批准。到了现在,出国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经过的手续也很简单。而且,即使出去了,不少海归还纷纷抢着回国发展,上海的生活条件和发展前景已经不输给任何国外的大城市。
外企人物
张敏:我眼中的三个阶段
从1986年开始,张敏就一直在外资企业工作,先后在铁道部与某外资企业合资的一家公司、康柏、AT&T任职,虽说现在供职的安家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但这家公司同样拥有明显的国际背景。作为老一辈的外资企业员工,张敏对外资企业在这20年中的变化,有着切身的体会。
1980年代:外资企业难招人
最早的时候,说外资企业难进,门槛高,但其实不是外企不想要人,而是人才实在难要。
当时的外企招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上。因为他们要的人需要懂英文,老一辈英文底子好的,都在国营企业中坐上了一定的位置,捧着铁饭碗,不但单位不放人,个人也不愿意冒风险去外企。
当时张敏由国营单位推荐,才得以成为早期的外企员工。那时外资企业待遇好,据他回忆,每个月的工资有180元,比在国企那时翻了一倍,而当时铁道部下属工厂厂长的月薪也只不过150元。当时外企的办公环境也是一流的。张敏上班是在上海的第一座涉外写字楼联谊大厦,在空调还是稀罕东西时,他已经有了夏天“孵空调”的条件。不过,才进外企的张敏多少有点不适应,太舒适的环境居然让他在开会时打起了瞌睡。
1990年代:已有本地化意识
1990年代,上海的外资企业开始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摩托罗拉、惠普等企业已经有了本地化意识,开始培养本土的中层人员,取代原先公司中的港台籍人士。张敏所在的企业当时也派他赴美学习,回来后,他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转型。
1990年代中后期IT业的发展和大批海归的归国,使外企的本土化进程有了人才保障。外资企业看重这批人的本土优势和国际背景,大量海归得以进入外资企业,并进入重要的管理岗位。而能够进入外资企业,也成为众多的国内大学生梦想的开始。
进入21世纪:人才“回流”国企
相对1990年代的“外企热”,外资企业人才“回流”国企的趋势在近年愈发明显。现在的国企已经开始改制,靠近市场和国际化,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比之下,人才在国企反倒有更大的价值,外企的“玻璃天花板”是阻碍本土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外企锻炼几年,学到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再到国企或民企发挥自己的能量,已经成为现在很多人的职业规划目标。那些外企员工们逐渐意识到,在国企,他们可以得到外企所不能给他们的决策权、创造力和最大化的个人价值。
外企地理
写字楼的变迁
1984年:寥寥可数的涉外宾馆
改革开放已经6年了,前来开设代表处的国外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个时期并没有现在鳞次栉比的商务楼,更没有所谓的CBD,绝大部分的外商都只能在涉外宾馆办公。当时的涉外宾馆有哪些呢?锦江饭店、东风饭店……寥寥可数,没几家。
1987年:联谊大厦和南阳路
到1987年,上海终于拥有第一座涉外写字楼———联谊大厦。来做生意的不少外商都涌到这座大厦,终于有办公室可以用了!出入联谊大厦的人,在一般市民眼里,都是不一般的“人物”。还有很多学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我一定要到这里上班!
南阳路是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马路。但是,如今在南京路商圈上班的白领,肯定很熟悉。十几年前,上海商城拔地而起了。不论是规模、品质,还是地段,上海商城到现在还是顶级写字楼的典范,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奠定了现在南京路顶级写字楼群的基础。90年代初,大量欧美公司进入上海。这些外商,对办公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商城是首选,不少公司一直待到现在。
1990年代至今:
浦东开发:浦东的开发开放政策带动了外商进入浦东发展的热潮。一直到现在,浦东都是上海外企云集的“基地”。陆家嘴金融区的建立,更使浦东成为新一轮外商办公地的首选。
徐家汇、淮海路、南京路:90年代后期,几个涉外宾馆、几幢涉外写字楼,早就不能满足外商发展的需求。外企和外商代表处开始分散,徐家汇、淮海路、南京路都形成了新的办公集中区域。在淮海路上班的白领“造造反反”。瑞安、中环、香港、新世界、金钟、时代,很多以香港写字楼命名的高级写字楼,忽如一夜春风来。而当年梦想走进联谊大厦的人,现在坐在了恒隆广场明亮的办公室里。(文/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