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柏邦妮
作为80后我的大学两年半,走了两万五千里,我听见某种认为我们需要苦难的呼声感到纳闷。诚然,我们确实没有经历过老一辈过草地上雪山或者上山下乡文攻武卫那样的苦难,但是,苦难不值得羡慕。老一辈冲锋怎么喊的:“为了后代幸福的生活!”可不是为了后代苦难的生活。
苦难对成长是否有益?益处是有的。比如,使人坚强,能吃苦耐劳,能担负命运的不公平,从而更加好地去生活。但是,如王小波所说,一个瞎子被坏人推了一把,撞了头,恢复了视力,但不能因此感激推他的坏人。苦难尽管能给予人以磨练的机会,但不代表为了磨练为了坚强就要去寻求苦难,追求苦难。尽管老三届都怀念知青岁月和村里的小芳,但你让谁去再受一遍这罪,谁也不肯。为了回城打破头,不信参看《天浴》等等一群伤痕文学。
对待苦难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夸大苦难,要正视苦难,承受苦难。同时,也不能美化苦难,万能苦难,神化苦难。苦难不是十全大补丸。我的知青妈妈身上有那年代干活累出来的病,腿脚很不好。我的知青老师回忆起他的同学写大字报,永生难忘互相出卖的痛苦。那种苦难,累及身躯,伤及灵魂。文革和上山下乡都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负彩”,空前绝后,不管80后还是90后,都不太可能赶上。
说我们需要苦难,潜台词是我们缺少苦难。坦白说,我并不觉得咱们80后的孩子掉在蜜罐子里幸福无边。我们这一代碰上了空前的人口出生高峰,不管入托,进小学,考初中,考高中,上大学,找工作……都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我们容易吗。我记得小学写也写不完的作业,初中开始学校补课,家里给我报的补习班,高中晚自习10点回家。三天一大考,五天一小考,我们就这样长大。不要说我们是不亲近自然的塑料儿童,我们根本没时间也没机会去海边山边,每天看三十分钟动画片就是生活唯一乐趣。不要说我们没深度心灵低龄化,能有一点时间忘却现实,谁想再强迫自己深沉博大。说实话,我们这一代普遍知识量比上一代大。不要说我们自私,或许我们只是没有方式表达。不要说我们不能吃苦,我们吃的苦够多啦。全世界学生,数我们课时最多,压力最大,竞争最激烈。你们还要我们怎么样?诚实勇敢严肃活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讲四美三热爱,……这还是个人吗?这是神的要求。如果成年人中有这么个了不起的,我倒真想看看。
什么是苦难?我想,这不仅仅指命运和外在。不仅仅是割猪草拣煤核背石头,不仅仅是缺胳膊少腿天生瘫痪。苦难应该包含内心。我们这一代面临着空前的价值的混乱,理想的缺失,物质的巨大膨胀,冷漠的人际。我们在寂寞孤独中艰难成长。我们在默默承受这一切,在大人们也无法解释这世界的时候,我们自己张开眼睛看着世界。命无大劫,心有坎坷。我们也努力使自己健康,温暖,坚强,幸福,我们有自己的个性,想去的地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需要额外再呼唤什么苦难。生活最重要是肯定不是苦难,而是幸福。
让我再打一个古老的比喻。或许,上一辈是山野里遭雷劈电打艰难在石缝中生长的山松,而我们是长在城市里的行道树。行道树有行道树的苦难。行道树忍受灰尘,噪音,地下管道的纠缠,天空中的电线,它们的种子在马路上滚结成团。但是,行道树也在努力生长,在谁也不在意黑暗的时刻,它们负责把朝阳迎来。它们是孤独,也坚强的树。
只要是树,就会生长。
只要是树,就有树的风姿。
只要是树,就会将根深深往地里扎,就会忍受暴雨和狂风。
至于这树,长出来的是绿叶子,蓝叶子,还是红叶子,又有什么重要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怀着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去欣赏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树?
注:鉴于我以为90年代出生的孩子更娇惯更自私,我呼吁:90年代出生的孩子需要一场苦难!
90年代的孩子或许觉得委屈,建议呼吁:每一代出生的孩子都需要一场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