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28岁,杭州人。电气工程自动化本科毕业,2003年6月留学澳大利亚学习工程管理,一年后携硕士学位归国。
“芹菜配香干,蛋花汤,再买条鱼……”每天早上睁开眼,我想着的就是这样的事。你们肯定不相信,我是“海龟”哎,怎么成马大嫂啦?可是很不幸,这是真的,这就是我现在的工作,我现在是“海带”。
26次面试
大前天,我又去面试了,算起来这已经是我回国4个多月内的第26次面试了。这是杭州本地的一家IT公司,当时那位人力资源部的小姐跟我说:“回去等我们消息吧。”我就知道又没戏了。
记得刚回国时,我给自己订了找工作的三不政策: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工作地非杭州市区不去。可经过几次面试之后,才发现“海龟”也不那么吃香了。
那回是一家美资公司杭州办事处在招人,消息刚在网上登出我就去了。哪知道一到那儿才发现我还不算早的,办公室里已经有几十个人在排队了。经过几轮考核之后,只剩下9个人,其中有3个和我一样都是“海龟”。当时我薪水没敢叫太高,开了4000元每个月,可最后他们挑中了一个本科生,说是他有相关工作经验。
“绝对挑战”
“绝对挑战”是我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可以说是一期不落。每次和女朋友一起看的时候,总是对那些应聘的人品头论足的,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自己挺优秀的,比电视里的那些人强多了。
这次出国留学,家里东拼西凑给我拿出了20万元。可我回来后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虽然父母不说什么,可我心里挺难受的。现在我对薪水的要求底线已经是跌到谷底了,现在2000元我也会考虑。
过来人指点(杭州某外企一位资深工作人员)
留学归来的人往往自视比较高,他们在国外接受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这是很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但往往这些“海归”在出国前后并没有太多的相关工作经验,要求马上做管理人员和高薪要求是不现实的。建议多方寻觅机会,去小企业先积累点在国内企业工作的经验,相信“海归”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整理/叶蕾)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