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近中国纺织报的一篇有关“俏尾”行情埋藏隐忧的文章。国外一些一线,二线的品牌将过了大概两个季后卖不动的产品放到Outlets去销售,一般Outlets的位置都是在地价比较低的地方,比如郊外。价格是看品牌的名气,过季的长短来决定折扣的大小。(图/文 ChinaTrendsblog)
在中国所谓的尾货市场分为三类:
一,市场经营模式:天兰天,天汇,天通,通州,回龙尾货为代表。(商户单独经营,零售兼批发)
二,商城经营模式:丽泽桥天兰尾货鞋城,木樨园天兰为代表。(统一收银,管理,商场化管理)
三,库房批发,品牌折扣店,工厂店经营模式。(燕莎Outlets为代表)
一,二种的尾货市场最令人担忧,有很多人是钻了尾货的空子,将假冒产品,甚至卖的好的假货再去生产,产生了尾货的假货的状态。很多不是什么好的品牌甚至将销售的视角转向了尾货市场,反正在专卖的销售也不好,干脆成了为了赚取尾货利润而运作品牌的人也大有人在。
是否燕莎Outlets内的品牌就都令人可信?(只能说比上述一,二类的尾货市场是好的多了吧!)
Outlets的产生是为了奢侈品牌可以有一个去消化产品库存,同时也是为了想购买名牌但又买不起当季产品的人创建的一个商业模式。但不代表Outlets的东西,便宜就成了假货。
为了穿名牌而不惜穿假货,用假货的人的心态一直让人费解。可能很多人说现在的A货都做的品质可好了,和真东西没有区别!So? 它还是不是真的啊!
品牌创造的背后是花费了很多心血的,无论是从logo的设计,款式设计,选材,染布,加工,广告创意,后期宣传,店面设计,员工培训等等。能够创立一个名牌的不易,是消费者难以想象的艰难。它的价值包含了方方面面的投入的一个综合体。
就如同那篇报道一样,它说:即使我们能够承受生产商,消费者一时的双输,也承受不了消费心理异化带来的持久报复,以及正品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受到的牵连。(因为很多尾货,尾假货被批发到地方后改头换面的成了正品货,消费者很难判断真假,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对专卖店的销售也是一种大的冲击。)
目前在中国发生的这种现象是一个社会历程的必经之路,没有一个国家是一步到位的从贫穷到发达的。期间总归要有一个过度过程。可能没有了这些风风雨雨,也就没有了我们讨论的话题了。
这个尾货市场的问题,表面上是给品牌带来了威胁,但其中最倒霉的是从购买低价位产品到慢慢过度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因为即使他们的意识提高了,但他们购买到的打折品牌却不是他们心目中所期待的正品。我们无法要求老百姓马上都能买得起品牌的正价货,但最起码为了满足大家对品牌的向往,能通过正当的渠道,买到便宜的真货才是目前努力的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