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杨澜访谈录》国庆特别系列《世界看东方》。
在过去的60年当中,中国和其它各国之间的关系,有起有落,这
都是非常正常的。然而说到这其中最为敏感的双边关系,恐怕就是中日关系了。因为这样的关系不仅牵扯到双方在政治、经济上的国家利益,更牵动着两国普通国民的情感。当我们提到中日友好的开拓时期的时候,就不能不提中曾根康弘这个名字。在他担任首相的5年当中,两国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他从政的50年当中,他与中国的历代领导人都有过相当密切的交往,当我在东京采访他的时候,这位91岁的老人对于种种往事依然记忆犹新。
一 日本政权民主党取代自民党:这是日本民众的要求
2009年9月,我们摄制组来到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砂防会馆,中曾根康弘事务所就在它的4层。这栋建于1957年的建筑物从外观看来很不起眼,甚至有点破旧。但是,自从当年田中角荣派以此为据点后,这里多年来都是日本政治的中心。
这里是中曾根康弘先生的办公室,在窗台上摆着他与各国领导人的合影,在他担任首相期间,日本的外交空前活跃,他也被誉为是日本最国际化的政治领导人。中曾根先生还有一个称呼就是“政坛常青树”,他不仅担任过5年首相,56年国会议员,而且即使在2003年宣布退休之后,他在日本政坛的影响力仍然深厚和广泛。2009年在战后一直处于执政地位的自民党在大选中败给了民主党,这使得日本政坛出现了从所谓有的变数,对此,作为自民党元老的中曾根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杨澜:首先非常感谢您在东京的办公室里接待我们!我们看到最近的新闻呢,长期以来处于执政地位的自民党最近让位给民主党了,我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对您来说是否意外,您是否预见了到了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中曾根:这是一次巨大的变化。是二战后50年以来的大变化。自民党今后如何重整旗鼓,夺回政权,是最重要的任务,但是目前还很困难。
杨澜:这样的转变说明日本的民众有了一些什么不同的要求呢?
中曾根:这是日本民众的要求。自民党在二战后执政约50年,民众已经厌腻了。所以民众要求变革,希望交替,才有了这次的投票结果。
民主党在竞选纲领中就已经提出,为实现东亚共同体构想将全力与中韩等东亚国家建立信赖关系。鸠山也提出了“友爱外交”的理念,认为“日本的生存之地在亚洲”。人们都在期待,鸠山首相能给中日关系注入怎样的新鲜活力。
2009年9月21日,借参加在纽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机会,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正式亮相世界外交舞台。他第一次会晤的他国领导人,就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他在谈话中表明要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基本沿袭对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表示道歉的“村山谈话”,这都充分表现出日本新政府重视中国的态度。
杨澜:鸠山由纪夫先生,您预计他的对华政策有重大的差别吗?
中曾根:鸠山的政策是比较亲华的,所以他的政权和中国的关系会改善。我想中国看到鸠山内阁的诞生也会高兴吧。
二 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交往
“周恩来总理为我披上大衣”
中曾根康弘从1982年11月到1987年11月,担任了近5年日本首相,是日本战后历史上屈指可数的长命政权之一。期间,中日关系出现过波折,但总的来说,两国关系还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曾根康弘与中国的缘分开始的很早,1954年,他就访问了前苏联和中国,但是那次访问从开始起就困难重重。首先,当时美国的《麦卡锡法》规定“拒绝向访问过共产主义国家的政治家以及经济人士等颁发入境签证”,而他的前辈重光葵先生也强烈反对。但是,他还是不顾他人的劝阻和美国的限制,执意来到中国,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来访的日本国会议员之一。
杨澜:这让我们想起您第一次去中国是早在1954年,那个时候美国的《麦卡锡法》是规定所有去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是不能够拿到去美国的签证的,而那个时候您的前辈重光葵先生也是反对您去中国,为什么您一定坚持要去中国仅仅是好奇吗?
中曾根:我想亲眼看看新中国。那时中国的状况是正要起步,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人民团结一致,虽然还很贫穷,物资匮乏。新中国的人民吃苦耐劳,爱国热情高。当时去过中国的人告诉我,那里很干净,连苍蝇都没有。我听后想,一定要看看那个讲卫生的干净的中国。
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和日本结盟,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但新中国采用以民促交的外交政策推动中日两国关系发展,中日民间的贸易交流一直非常密切,据说当时周恩来接见最多的外国人就是日本民间代表。
1971年,中美借名古屋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始乒乓外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也扫除了中日建交的障碍。当时身为国会议员的中曾根康弘曾是日本国内主张改善中日关系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说服正在竞选首相的田中角荣采取对华友好政策。
1972年田中角荣就任首相后,并在同年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73年中曾根康弘作为内阁通产大臣第二次访华。相对于中曾根在1954年看到的中国,他1973年第二次来到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
杨澜:1973年的时候你担任田中内阁的通产大臣,那时候去中国曾经与周恩来总理有三次的会谈,长达七个小时的时间,他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您觉得他是什么样的政治家?
中曾根:一天内会谈三次是很不容易的事。周恩来的热情让我深受感动。我们谈到凌晨一点左右才结束。走出人民大会堂时,他一直把我送到外边的台阶下面,还给我披上了大衣。我的心被打动了。一国总理为他国领导人披大衣,这是极少有的事,我从来没有见过。后来周恩来逝世后,我去过北京,我要求去他家吊唁和献花,可是中方说不用了,你太客气了。后来他的夫人请我吃饭,所以我和周恩来夫人一起吃了饭。
“邓小平很爱学习”
就是在那次和邓颖超吃饭的时候,中曾根康弘还得知了周恩来在那次与他会面后曾经说过中曾根这个人今后一定会当日本的总理大臣。对于周总理这番预言,中曾根一直非常感激。而说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曾见过的另一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他的话语里满是钦佩。
杨澜:他在个性方面和周恩来如果做一个比较的话,有一个什么样的不同?周恩来的个性和邓小平的个性在您看到有什么不同?
中曾根:邓小平很爱学习,他希望重建中国,使中国发展起来。他似乎终日思考的都是这些问题。而且他还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他很直率地和我讲了很多话。我和他见了三次,最后一次一直谈到凌晨一点。他和周恩来一样,和我认真地谈论了双方的情况。
中曾根先生提到与邓小平的这次会晤,是他在1984年以首相身份第一次访华时进行的。而早在1978年,中曾根在邓小平访日时就曾和他见过一面。那时正值邓小平在心中勾画改革开放宏伟蓝图的时期,日本的现代化程度给了他一定的启发。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日本对华贷款对中国改革开放起了不小的作用。继1979年大平正方首相提供对华第一批贷款后,1984年,在中曾根康弘的第一个首相任期内,第一次访华,就决定向中国提供第二批对华贷款,帮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对于中国改革开发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当时曾经提到的一些改革开放的政策,中曾根也一直念念不忘。
中曾根:邓小平很热心地学习和听取了日本的发展经验,不光是经济,在政治方面怎么做,怎么才能使政治成为经济的动力等等,他提出的都是这样的问题。在国家经济上升时,经济方针,经济战略很重要,同时要求人民进行合作也很重要,还要考虑到工人农民的处境。他说,我希望听取你们的这些综合意见。
杨澜:当时他已经有80岁了吧。
中曾根:是,他80岁,身体也很健康。一天见我三次啊。
“日本青年要以双倍的力量紧握中国青年的手,以双倍的声音同中国青年同声高唱”
1984年,中日双方共同促成了3000日本青年访华的联欢活动,就此拉开了两国青年大规模友好交流的序幕。在日方为3000名青年举行的壮行会上,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讲话,呼吁日本青年要以双倍的力量紧握中国青年的手,以双倍的声音同中国青年同声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