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媛 金教授“最得意的学生”

2013年03月28日18:19  环球人物杂志 微博

  进入山东艺术学院学习,彭丽媛真正走上了艺术之路。

  当时,这所学校虽算不上什么有名的高等学府,但彭丽媛却遇到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声乐教育家老师。她就是王音璇,是我国早期的女高音歌唱家,因演唱《苦菜花》、《红日》等电影插曲和山东民歌《我的家乡沂蒙山》等歌曲而广为人知。自1978年起,彭丽媛拜在王教授门下潜心学习了近3年。在这段时间里,彭丽媛不仅汲取了演唱的专业营养,也逐步走出了山东、走向了全国。

  2011年6月中旬,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多方联系,找到了王音璇教授。王教授刚刚做了一个手术,正躺在医院里。记者通过她儿子转述,断断续续对王教授进行了采访。

  听说爱徒被世卫组织聘为“亲善大使”,王教授非常高兴,并表示祝贺。她也希望彭丽媛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国家、为世界做更多的贡献。

  在王教授指导下,彭丽媛主攻民族唱法。也正是从王教授这里,彭丽媛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民族唱法,并选择了坚定不移走声乐民族化的道路。

  根据彭丽媛的具体条件,王教授专门为她制定了训练计划。要求她先练好中音区,再向两端扩展音域,使之达到两个八度。在民族唱法的训练上,王教授有自己的一套,即以山东民歌为主体,重点训练一些特殊唱法,如甩腔、拖腔、舌尖颤音、波音、滑音和顿音等。此外,王教授还在语言、感情、表演等方面对彭丽媛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使她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

  王教授对彭丽媛倾注的心血,远远超出了一般老师。她还像一个母亲对待孩子一样,经常给她梳妆打扮,帮她料理个人生活。有演出任务时, 王教授怕彭丽媛在集体宿舍睡不好,就把她叫到自己家里去休息,演出后还给她做夜宵吃。

  1979年,王教授带着彭丽媛到山东淄博参加全省民歌会演。彭丽媛以一曲《赶牛山》引起轰动。从此,山东歌坛多了一个闪闪新星。1980年,王教授带着彭丽媛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唱法(民族唱法的一种)会演。彭丽媛演唱的《清蓝蓝的河》、《微山湖荡起采莲船》和《包楞调》等民歌,轰动了京城。一些报刊评价说:彭丽媛的歌声清脆甜美,吐字清晰,运腔自如;用山东民歌特有的唱法,加上恰到好处的身段、眼神,真是清溜巧俏,如珠落玉盘。有的人称她为牡丹之乡菏泽来的“牡丹仙子”,有的人则将她比喻为带着泥土芳香的“山谷幽兰”。

  这一年,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来山东艺术学院招演员,作为应届毕业生,彭丽媛被一眼看中。从小向往军营的她,终于实现了穿军装的梦想。

  金教授“最得意的学生”

  到了部队,彭丽媛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1980年8月,彭丽媛被部队推荐,随代表团赴欧洲6国访问演出。她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为祖国和军人都赢得了掌声。

  但彭丽媛并不满足眼前的成就,她深知今后的艺术之路还很长很长,年轻时不多学一点,将来是要后悔的。她希望能继续求学。

  一个机会竟然不期而遇。1981年初,彭丽媛在广州参加“羊城花会”的演出活动。在下榻的越秀宾馆里,一位身材瘦小、脸上挂着慈祥笑容的长者主动和她打招呼:

  “小彭,你今年多大啦?”

  “18岁”。

  “我听过你的演唱,条件很好。但从事声乐艺术,不能光凭条件,还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好好学习,否则,艺术生命也是有限的。”

  一句话,说到了彭丽媛的心坎上:“可是到哪儿去学呀!”

  老人微微一笑:“有地方,就到我那儿去吧!”

  “可我还不知道您是谁呢?”

  这时,著名歌唱家郭颂走过来了,呵呵笑道:“你不知道他是谁呀,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凌同志!”

  回到前卫歌舞团不久,彭丽媛便收到了中国音乐学院寄来的进修通知书。她喜出望外,将通知书交给团里,听候决定。团里非常痛快:“这样的学习机会难得,我们支持你!”

  在中国音乐学院,彭丽媛被安排到刚刚从中央乐团调来任教的金铁霖班里,继续跟他学民族声乐。

  一次,金铁霖对彭丽媛说:“听了你的演唱,我感到你距离我所教的民族唱法很接近,我打算首先保留住你的演唱风格,然后再经过科学的训练,使你的演唱风格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他针对彭丽媛的嗓音特点,较系统地对她进行了全方位的训练。除山东民歌,还让她广泛地接触各个民族的歌曲、西洋歌曲、歌剧咏叹调、京剧唱腔等等,汲取多种营养。就这样,在金铁霖的细心雕琢和精心指导下,彭丽媛又有了快速进步。1982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上,随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我爱你,塞北的雪》这两首歌,彭丽媛开始为中国亿万观众所熟识。

  然而,彭丽媛还是不满足。她感到进修两年的时间太短了,若要向艺术之巅攀登,还必须再学习。于是,她又有了考本科的想法。虽几经周折,终在1983年如愿以偿。

  人们没有想到,彭丽媛在中国音乐学院这一学又是7年。不仅完成了声乐本科的学业,还创造了一项纪录——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成为我国首位民族声乐硕士。彭丽媛的勤奋与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在业内外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好评。

  一次,有记者问金铁霖教授:“您培养了这么多的明星,最得意的学生是谁?”

  金教授说:“我想是彭丽媛吧,她特别勤奋用功。她中午从来不睡午觉,把所有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琢磨自己的演唱技巧。”

  永远追求“超越”

  还是在读本科的1984年,彭丽媛被正式调入总政歌舞团。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各种邀请也像雪片一样不断飞来。当时,很多明星已经有了“经济意识”。面对这种新的“潮流”,彭丽媛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她曾在日记上写道:

  “我的理想不是唱几年歌,也许我志大才疏。但我想,中国民族声乐还缺乏系统的艺术理论总结,我们还停留在传授上。不像意大利美声唱法,有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我们的前辈唱了几十年好歌,就是说不出为什么。这样下去,我们的民族声乐怎么能发展呢?工业在起飞,农业在起飞,艺术上也要起飞。我们应该把民族声乐艺术拿到国际艺术论坛上去,而这个重任已经义不容辞地落在我们年轻一代身上了,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有这样的理想和思想基础,彭丽媛后来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她尽可能地兼顾工作(主要是演出)和学习两不误。经常是下午上完几节课,来不及到饭堂吃饭,就吃袋方便面匆匆赶到剧场去。她还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一丝不苟,每演出一次总结一次,找出不足之处,下次演出改正。”

  1985年,是彭丽媛最忙碌的一年。她先随总政歌舞团到胜利油田等地巡演,又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进行慰问演出。6月,她又接到中国歌剧舞剧院一份特殊的邀请——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和《白毛女》上演40周年,决定重排歌剧《白毛女》,要她主演“喜儿”。

  很小的时候,彭丽媛就喜欢田华主演的电影《白毛女》和郭兰英主演的歌剧《白毛女》。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第三代“喜儿”选上了她。

  离开演只有20多天的时间,要由唱歌改为唱歌剧,且有那么多的台词要背,那么多的动作要练……对彭丽媛来说这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她希望能一显身手,可确实又有些害怕。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给她打气:“不要怕,应该去,这是又一个艺术的台阶!”

  彭丽媛鼓起勇气,一头扎进中国歌剧舞剧院,全身心地投入了排练。20天后,一个生动的“喜儿”出现在舞台上。演出场场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演艺界同行惊呼这是歌剧《白毛女》的又一次艺术上的超越。原作者贺敬之看完演出后连声称赞:“出乎意料,出乎意料!”

  彭丽媛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句行话:真正的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明星大“走穴”的时期。有人挣了几十万、几百万,有的开上了豪华私人小汽车,有人住上了高级别墅,而彭丽媛还在坚守着她的音乐梦想,每月领着几百元的工资。当然,她的收获也很多,并且都是金钱所买不来的。

  1992年,她因主演中国大型歌剧《党的女儿》,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1997年,她因演唱《珠穆朗玛》等歌曲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她获得“CCTV-MTV音乐盛典”颁发的“最佳中国民歌演唱奖”;她的个人专辑《父老乡亲》、《白发亲娘》、《珠穆朗玛》等分别在“全国优秀金榜音带唱片”年度评比中荣获“金唱片第一名”……她还代表中国艺术家赴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唱,受到了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在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14年后,2004年9月,彭丽媛又被母校聘为客座教授。她说要像自己的老师那样,继续为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尽一份心力。

  “第一次当选政协委员时,我才30岁。”除了歌唱家的头衔,彭丽媛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她是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每年两会召开时,彭丽媛总是身着军装或唐装,和其他委员一起乘坐大巴士来到会场。每次她一露面,都会吸引周围很多人的目光。面对记者的提问,她面带微笑回答;对于一些代表的合影要求,她也欣然答应。更让人感动的是,从1992年担任政协委员以来,彭丽媛不断通过提案发出呼吁,倾注了她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热情。

  进入《大人物》专题——歌后转型第一夫人 彭丽媛的“中式正能量”>>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