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墨客多把秋天描绘得萧瑟、凄凉和悲哀!林黛玉曾赋诗,“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此诗说秋花、秋草、秋雨等自然景物,不仅带来了秋凉和凄惨,更对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原有的不良情绪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悲秋的情怀是文人骚客故弄文笔、无病呻吟吗?不,科学证实,自古悲秋确有因!
自古“悲秋”为何因
的确,秋风、秋雨常令人顿生秋愁,有趣的是,这个“愁”字竟是由“秋”和“心”相叠而成。那么,秋风、秋雨为何愁煞人呢?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悲秋与人体内激素变化导致的情绪感受密切相关。在大脑中有一个似豌豆大小的腺体——松果体,称为人体的“生物钟”,它分泌的褪黑激素会使人情绪低落、悲哀伤感或昏昏欲睡,其分泌受昼夜自然规律的控制,白昼太阳光能抑制其分泌,故体内褪黑激素呈现“昼少夜多”的生物节律,使人白天工作,夜里睡眠。秋天后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加上秋雨绵绵,天气阴冷,“一场秋雨一场寒”,光照不足使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明显增多。由于“负反馈”作用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能振奋情绪的人体激素分泌减少,于是人体细胞极不活泼,新陈代谢相对减慢,人的情绪也就抑郁消沉、郁郁寡欢,有的甚至终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医学上称之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症”。如果发展下去,就导致“冬季抑郁症”。所以在秋风肃瑟、秋雨绵绵之时,人们便生出悲秋凄凉的情绪,由此诱发种种疾患。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