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从湖北纺织学院毕业的钱琳分配到湖北丝绸总公司设计室,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在设计院做一名设计师可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是令许多人羡慕的。半年后,她打破了这份平衡。
“我不想每天按时上班、下班,我想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就这样,1994年她辞职,创办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这一年,她刚20岁。
女主人公钱琳和她心爱的旗袍店
20岁的女孩有无数个梦想,有无数个追求:
她想设计很多时尚服饰,引领潮流;
她想找份轻松一点的工作,设计几款得意的作品,参加服装大赛,举办个人服装展示会;
她还想把握机遇,飘洋过海,去她向往的世界服装之都巴黎、意大利学习……
她说:她崇拜刘洋,这位服装设计师年纪轻轻就荣获了最高荣誉金顶奖,“他的服装设计我行我素,给人以率真、清澈、没有压力的感觉。”
她喜爱吴海燕,中国首届“金榜”设计师,她的中华服饰亮相法国巴黎,就带给世界巨大的冲击波。
她喜爱时装女皇夏奈尔,她钦佩这位靠自我奋斗成功的女人,用她毕生的精力创立了自己不朽的品牌。
她崇拜英国设计大师维维安,这位有着“英国创新先锋”叱咤风云的“朋克教母”,给她的工作以最大的启示,她的工作流程永远带给她快乐,工作的享受……
十年,对一个人来说,光阴似箭,钱琳将青春托付给了自己,她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与她接触,感受到的是成熟,少的是稚气……
武昌中华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是服装一条街,在这条街上,出售的服装多是一些舶来品,更多是垃圾服装,而每天会有许多女人在这条街上的旧服装堆中淘衣。
“看着真叫人不舒服”,或许就是这个缘故,钱琳想让自己的知识能有用武之地,也想为追求美的女人做点事。于是她看上了这个地方,开了家很小很小的服装设计工作室。
旗袍启示录
做旗袍,纯属偶然。那是开店一年后的一天,一位经常在她那儿做衣裳的女孩找到了她,带着试探的口气说:“我想做件衣服,既不是纯中式也不是纯西式的晚礼服,穿着它参加一个圣诞派对。”女孩的提议给了她创作的灵感,她不接任何的活儿,将自己锁在工作间里,伏案查资料绘图,花了近十天,终于做出了一件既有民族特色同时兼具晚礼服高贵的旗袍。日后,这件带着些许神秘紫色的旗袍成了女孩的最爱,也为钱琳的设计打开新思路。从此,放弃做时装,旗袍的设计与制作成了她的主打。
走进她的工作间,四周挂满了不同款式的旗袍,立领、低领、无袖、高开叉、裙边曳地的……琳琅满目。“武汉女人穿旗袍的不太多,但还是有许多喜欢它的人,特别是一些在汉工作的外籍人士,她们都会带上一件心仪的旗袍回国。在我这儿,每一件旗袍都有不同之处,除了花色、样式变化,还有装饰配件,特别是不同的点缀,都会让旗袍增色不少。”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唐装,坐在自己的工作间里,一件件新的旗袍样式在笔下幻化而成,是一件最让人开心的事了。
旗袍的花样年华
电影《花样年华》热播时,她看了许多遍,在她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张曼玉穿着几十套不同旗袍韵味十足的样子。在钱琳眼里,旗袍是最能够体现女性优雅端庄气质和柔美高挑形体的服饰。这样美丽的服装,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
“旗袍太华丽高贵,而且样式、面料比较老气,走在大街上感觉很别扭。”一位顾客的话给了钱琳很多启发。现代旗袍制作就应该增加时尚的元素。
她尝试选用一些流行的面料来做旗袍,比如很有民族特色的亚麻印花布,比如风行于江南水乡的蓝花布,再如仿乡村织造的条纹土布……设计上,她借鉴了时装的表现形式,大胆地改变旗袍的下摆、腰身、袖口等的设计,糅合时装的特色,让旗袍具有浓烈的现代气息。时尚起来的旗袍果然受到很多时尚女性的喜爱,当《花样年华》在中国火了一把的时候,她推出的现代版旗袍同样也火了一把。
永远的个人档案
玛丽是位在华工就读的南非留学生,她有个愿望,想穿上中国的旗袍做新娘。
这天,她听同学说,钱琳的旗袍做得很好,于是,在同伴的陪同下,她来到小店,她用不很标准的普通话说明了来意。看着这位异国黑美人,钱琳亲自陪她选了一块大红的锦缎,并设计出适合她的款式:无袖窄肩立领的大红锦缎上滚着黑丝绒边,一对对琵琶扣顺势斜下勾勒出旗袍的动感,这是件纯中国式的旗袍,为了让玛丽在家乡能穿出新意,她还为这件旗袍做了件小小的白色披肩,简洁明了。试穿上旗袍的玛丽显得美丽端庄,华丽而不张扬,含蓄中有几许娇媚。
叶子是个漂亮、很讲究的女孩。2001年,她考上英国一所学校的研究生。这之前,她和她母亲的衣服几乎全是钱琳设计的,她希望能带几件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去英国。
离出国仅有半个多月,为了让叶子在异国穿出中国人的特色,钱琳特意为叶子设计了四季装:深色锦缎内衬配以貂皮外套的冬季旗袍,给人雍容华贵的感觉;立领中袖浅紫色、孔雀蓝的春秋旗袍,矜持中透出几分妩媚;薄如蝉羽的妃色、象牙色夏季装,则永远都让人拥有一份好心情……
叶子出国已有四年了,她每年都会托母亲请钱琳为自己做几件特别的服装。而钱琳,永远都为她保留着一份个人档案。
给生活来点调料
如今钱琳拥有了两家分店。而让她最刻骨铭心的,则是2003年5月,钱琳与丈夫同时病倒,而此时,也正是非典盛行之际,生意上无订单,看病又需要钱,一着急,两人的头发一绺一绺地脱落。“着急也无用,不要钱了!”性情豁达的钱琳决定关门休息。足足半年,他们在家调理、静养,或去看电影,或去咖啡馆感受生活的乐趣,或去东湖骑骑双人自行车……
十年里,他们从没这样恣意地享受生活,“你别说,这一病,倒让我们领略到生活的真谛,看我说的对不对,会赚钱不会花钱的人是不懂得生活,而只会享受生活而不会赚钱的人同样也不懂得生活,只有当这两者同时兼顾时,才是真正热爱生活。”
与钱琳话别时,我夸赞她手中的提包很好看:淡黄色的底上,错落有致的蓝莓花镶嵌其中,精致而特别。这包配她特别的发型、裁剪得体的背带裙、麻编的拖鞋,多一分不行,少一分遗憾。“这可是废物利用,这是买书时书店送的包装袋,我添了个内衬,配了蓝莓花做点缀,怎么样,不错吧!”她显得很得意,是炫耀自己的巧手还是炫耀自己的创意?“其实我是个很节俭的人呵”。她透露给我一个秘密:去年与朋友去深圳旅游,在一家外贸公司里,一元一件的出口内销衣裳让她挑花了眼,她一口气挑了上十件,带回武汉,一番加工后,朋友们见到都问这衣裳是从哪儿买的,“我也实话实说了,我觉得这挺好,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文/王文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