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略显简陋的工厂,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最早的12家合资企业之一,刚刚完成整体上市的TCL集团就是从这里起步的;李东生和TCL的缘分也从这里开始。
杨:但是回老家你也没有选择捧一个铁饭碗啊。在1982年那样一个时候,进入了一个当初还属于新生事物的合资企业,当时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TCL的前身啊。你这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呢?
李:当年进入企业是我自己的选择啦,我回到惠州的时候呢,他是分配我在机关的,到科委。我想我学工科的,如果呆在机关里呢,几年之后专业就荒废掉了。我还想说,实实在在干点事,所以就跑到这个合资企业去了。他们刚刚开办,也很需要人。
杨:那个时候的TTK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李:当时企业刚刚开办,我记得我是第43名员工。 租了一个仓库,生产那个录音磁带,我是从那个车间的技术员开始做起。当时管着我的是一个线长,一个女孩子,比我还小。
杨:比你还小就做线长了。
李:对对,因为我专门给她那个车间负责设备的维护,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杨: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学毕业了,要想留在大城市,我想可能是一个更顺理成章的一种选择。你为什么会回到惠州呢?
李:当时毕业分配的时候是要分配我回来的,我自己当然,就想留在广州或者深圳。当时有一个机会,说,那你一定要留广州,那就到一个广州的,我记得是业余科技大学吧,到那里去吧。那我跑那去一看,学校呢刚刚开办,条件不怎么样。他那个负责人呢还比较牛比,“我只要广州户口的,因为没有宿舍住。”我看到一个非常不欢迎的这样的一个态度,算了吧,还是回老家吧。这样就回来了。
杨:是什么理由让你在这个公司一呆呆了20年?
李:自己跟着企业一直成长起来,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我都参与了,所以非常有感情。而且整个企业发展的这个过程也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特别是我在1993年当电子集团的总经理,1996年当总裁之后,就整个企业主要的经营决策我都参与其中,所以对整个公司的发展的感觉呢,就越做呢就越觉得有兴趣,有兴趣,所以没有想过转职。我在1997年的时候有一次机会是能够进政府的,当时呢那个组织部门找我谈,说要我去竞选那个副市长,那也是一个不小的官啊。当年的话我还不到40岁。
杨:起码比你爸爸的官大。
李:是啊,当副市长呢也是,挺好的事,但是我就,但是我考虑自己在企业里可能更适合我,所以我就, 婉言谢绝了。省组织部的人还不太理解,以为是不是市里的人没有把意思讲清楚。
杨:嫌官小。
李:应该官不小,惠州市也算是副厅级了。他就专门找我谈,他说:“你到底为什么不去?”他很奇怪。我说,我确实对企业做的我更有兴趣,也比较有感觉,我觉得我自己不太适合做政府,因为我是性格啦,经验啦。最后他始终来讲,他都有点不太相信我这种选择是自己做出来的,他一直想你是不是有其他的顾虑啊。
杨:难言之隐。
李:或者有难言之隐啊。最后和他说了,我说我的自己的目标我是希望说,做一个在中国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我就拿了一个例子和他讲,我说, 日本我们知道有个松下,有一个盛田昭夫。是吧?但是呢,我们绝对不知道日本的哪一届,前几届的首相是谁,更不要说是东京的知事或者是哪个县的县长了。所以你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能够给自己带来的成功的那种感觉可能不亚于做一个成功的一种政府官员啦。我这样讲了,他就他觉得,我是真心这样想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