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TCL凭借大屏幕彩电涉足国内电视机市场,李东生对产品质量的自信,开始经受市场的考验。高端产品,自然要在核心市场有不俗的表现。在周边市场小试锋芒之后,李东生把目光瞄准了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
杨:好像那个时候你们也挺苦的啊,吃方便面啊什么的,把那个事儿做成的。
李:那时候公司基础也不是太好,到那个北京的商场啊,一个一个商场跑,当时商场挺牛比的,
杨:都挺牛的。
李:那西单商场的总经理,那是绝对见不上他,那个家电柜台的经理能够见你,就很不错了,请他出来吃顿饭还得要请半天,因为我们牌子不够响啊。是啊,人家对产品没有信心。
杨:而且是广东惠州 。
李:实力也没有,是吧?规模也很小,所以他能够同意把你产品摆上去,那就很不容易。所以首先要把这些商场的经理啊,先搞定, 接受我们的产品。另外呢我们要,规划一个很好的推广方案。当时厂家直接到商场去做,这个展柜的,我们是第一家。在彩电的产业里面是第一家,我们跑到商场去给他帮他做好展柜。但是他们呢就奇怪,说我的东西你摆上去,不行啊。我们说,不行,我们出钱把那些展柜做好。那行,那你愿意出钱就没有关系。但是他没有这个意识说我再要收你展位费。
杨:场租费。
李:没有这个意识,是吧。我们做上去,效果非常好。再请一帮新闻界的朋友帮忙吹吹喇叭,那一下子就把市场做上去。后来又请了刘晓庆帮我拍了这个广告,那就彩电这个就火了起来。
杨:当时你们能有钱请刘晓庆拍广告吗?
李:其实当时请刘晓庆也不是这么贵的。
杨:哦,是吗?她也算扶植了乡镇企业的成长,对吧。
李:那个不是那么贵的,刘晓庆开价也不是特别高,但那个广告的效果确实挺大的,所以一直到今天我也挺感激她的。
杨:这也是你在TCL第一次独挡了一面,做下一块产业来啊。
李:到了1996年的时候,我们彩电已经是公司销售总额最大,赚钱最大的一个产业了。
杨:但是也就在1993年之前的这一段时间,我知道你也面临着一些诱惑。比如说当时广东的房地产被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啊,那个时候你积累了一点点现金,有没有也受到这个方面的诱惑?
李:那诱惑挺大的,很多人在惠州炒一把房地产赚好多钱。我们作为惠州的企业,和当地政府关系也好,其实很多人就撺掇我去炒地。
杨:其实拿2块地也可以去炒。
李:但是我想,炒地这个始终不是我们的主业。我们就我就坚决没有去做。
杨:但是炒两把好像也不伤大雅吧。
李:是啊,我这个人胆子比较小,我看不明白的事我一般就不做了。但是当时对我干扰最大倒不是这些,这些诱惑对我,我是还能够扛得住啦,但对我们整个队伍那种影响挺大的。当时我们好不容易招了一些大学生到我们公司来,他们的同学呢,到旁边那些小的地产公司啊,乱七八糟公司,一转眼挣了很多钱,工资也很高。在我们这里干活的话,收入和他们比差远了。他们都很不稳定,当时很多人就跳槽走了,当时我们压力就很大。怎么能让他们留得住这样子。做了很多工作。后来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他们觉得,唉,留在企业是对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