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市石景山区一名25岁的男子在凌晨睡梦中猝死,法医发现其心脏出现问题,并将其死因归结为“青壮年急死综合症”,法医表示,这种猝死多发生在20-40岁青壮年身上。
对这个新名词也许你还比较陌生,但近来猝死事件频频发生,而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你是否还会对你的健康坐视不理?为此,记者采访了阜外医院、人民医院、宣武医
院的多位心血管专家,专家提醒您,别把猝死当成别人的事。
何来“青壮年急死综合症”?
急死又可以称为猝死,医学上认为在1小时之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都属于猝死。在我国,近年来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而且从出现不适到死亡时间非常短,发生猝死的人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
“青壮年急死综合症”这个概念是由法医学上定义的。记者从北京市法医中心了解到,之所以把这种猝死归结为“青壮年急死综合症”,主要是因为死者的年龄多比较集中,而同时,猝死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睡眠中发生急性死亡,尤其是在凌晨2点到4点,死者生前一切活动正常,但死亡迅速、出人意料。猝死者中,80%的人都是由于心脏问题引起的,但由于诱发心血管病的综合因素很多,查不出具体原因,所以将其猝死原因归结为“急死综合征”。
猝死者潜藏心血管疾病
虽然医学上并没有“青壮年急死综合症”的概念,但人民医院心内科张海澄副主任表示,医学上认为的猝死称为心脏性猝死,也就是心室颤动、出现心律失常而引起死亡。
目前,发生猝死的人中80%-90%都有心血管疾病。张主任说,猝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死者生前体内就有潜藏性的疾病或病变,由于身体内的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疾病才引起的。而这些疾病,常常潜伏在身体里,但因为人体本身有一种肌体适应的功能,所以平常人们往往感觉不到有任何症状反应,或者只有轻微的不适。
所以,当病情突然发作的时候,人们通常无法控制,而且大部分人还不明原因,觉得身体挺好的,怎么会突然发病呢,其实就是这种潜藏的心血管疾病“欺骗”了你。
年轻人大多没有危机意识
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几位不同职业的中、青年人,发现绝大部分人在没有发病的时候对身体都不上心,几乎没有危机意识。
在外企工作的安小姐参加工作不到2年,但是工作压力非常大,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安小姐经常感到浑身无力、头晕恶心,但她认为这只是工作太累歇两天就好了;27岁做记者的陈先生饮食、休息都毫无时间概念,再加上抽烟、喝酒、肥胖,血压高经常在工作中突然发作,但他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壮,慢慢就扛过去了,不碍事;30出头儿的于先生自己开公司,精神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中,他本身心脏就有问题,发作了两三次都没有重视,再次发作的时候虽然抢救过来,却需要长时间调养无法再工作了。
采访中,所有被采访对象都存在过这样或那样身体不适的情况,但他们都一致认为,身体不适只是偶然现象,根本没当回事儿。
心血管病人群年龄在提前
由此不难想见,年轻人普遍都认为,猝死离自己太远,那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情况。但事实上,近来中、青年人出现猝死的概率却越来越大。
记者从阜外医院了解到,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年龄已经提前到了中、青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认为引起老年人发生猝死的冠心病,也由于中、青年人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发病年龄在迅速提前。
阜外医院急诊中心朱俊主任告诉记者,青壮年出现猝死,一般是由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而其中,有一部分人的心血管疾病是先天或遗传的,比如像肥厚性心肌病,在运动员中比较多见,如果心血管本来就有问题,那么再加上训练过程中增加了心脏的肥厚程度,就容易出现这种疾病,但是这种病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出现不适的时候很难有提前预兆。
区别“过劳死”提前预知症状
看到这些危险诱因,不禁让人想到了最近谈论相当多的“过劳死”,字面上不难理解,是由于过度劳累导致的死亡。那么“青壮年急死综合症”是否等同于“过劳死”呢?
刘力松大夫说,在医学上也并没有“过劳死”这个概念,它也不等同于猝死。二者的区别主要在病因和时间上,“过劳死”不仅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发的,还可能是脑血管破裂出现的脑出血引起的,而且,这种死亡并不是短时间突发的,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几小时、甚至几天。但是,“青壮年急死综合征”发病时间短,而且主要由心脏原因引起。
不过,即便是猝死,也并不是完全不可预知的,一般在发病前,都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是觉得咽部哽咽、咽东西费劲,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5分钟的胸闷。最常见的预兆就是浑身无力、头晕、胸闷。
然而,当这些情况出现在中、青年人身上的时候,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自己体力好,即使身体过度透支也并不在意,偶尔身体不适只当是累的、歇歇就没事了,殊不知这也许就是发病的前兆。
保持生活规律及时检查
对于心功能差、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猝死有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朱俊主任介绍说,迄今为止,对这些有心脏病史的人,除了自己有意识地进行药物控制,预防心脏猝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入心脏除颤器。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目前看来发病率比较高的中、青年人来说,虽然心脏没有问题,但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生活规律。朱俊主任建议,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就要注意调节,适当活动。特别像司机、警察等职业,经常疲劳驾驶、频繁出差的人,容易出现大量吸烟、肥胖、高血压等情况,所以一定要把烟戒掉、体重控制下来,一般用:体重2(公斤)÷身高(厘米),得出的体重指数在18-23才属于正常范围。
生活规律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尤其当感到胸闷、胸痛、无力、心慌、记忆力减退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家中有人患心脏病,或有心脏病家族史,那么家庭中有血缘关系的人最好都要进行家族检查。(文/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