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湾的海豹
在澳大利亚的日子就跟看《动物世界一样》,多近的距离看见野生动物也不奇怪,闹了半天在国外野生动物摄影工作,观察研究也不是什么太辛苦的事情。这边的很多野生动物研究人员估计就住在城里,最多也就农场上就行了,用不着像中国的科学家那样钻到深山老林里去。
就是这样,袋鼠岛的宣传资料上赫然印着:“我们在这里看到的野生动物比在新西兰和澳洲大陆加起来的还多!”这是一位游客的留言,我非常同意他这种说法。
袋鼠岛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还是未开垦的国家公园,这里的植被还保持着英国战舰刚刚发现它时的样子。在袋鼠岛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的一个角落,有个地方叫海豹湾。
我们本来以为海豹湾和海狮滩、企鹅中心一样有管理员在那里讲解、教育我们,一步不离地看着我们,结果到了地方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好在我们都有点素质了,轻手轻脚顺着搭好的木制栈道往下走。栈道延伸到悬崖边上变成了楼梯,海浪的声音震耳欲聋。我们趴在木栏杆上往下一看,可算知道这里为什么没有人管了。站到下面是巨大的、参差不齐的黑色岩石,海浪拍打在上面溅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海豹趴在岩石上蠕动着,远看就像大鼻涕虫一样。
海豹湾的海豹
从这里再往远处看就能看到袋鼠岛的地理标志——神奇石。几块造型独特的花岗岩立在巨大的弧形岩石上,下面是浪花海岸。今年,神奇石的下面死了两个人,他们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没有遵守规定越过了警告边界。一个突如其来的巨浪卷走了三个人,浪打回来,一个人扒住了岩石活了下来,两个人被摔在岩石上摔得支离破碎。死的两个人当中还有一个是个导游,另一个是滑浪运动员,他本以为他自己不会出事的。自然的伟力是永远不能低估的。
巨浪中,一只海豹正准备登岸,浪将它摔在黑色的岩石上,又把它卷走了。它在水里调整着姿势露出头来,又被浪摔上来,刚扒住岩石爬了两下又被浪卷走了。海豹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大约十分钟左右,经过无数锤炼的海豹终于爬上岸来,顺着岩石的斜面,迅速向上跳,终于摆脱了海浪的威胁。它爬到岩石高处,向后弯着脖子用后脚变成的鳍挠痒痒,这个动作我在水族馆里曾经见过海豹表演,但是它的魅力远不如大洋中新登陆的野生海豹。
海豹湾汹涌的海浪
栈道下的土坡上许多海豹在睡大觉,刚从水里爬上来的海豹和大礁石一样是乌黑的,在土坡上晒一会儿太阳就变黄了,它们其实还是同一种海豹——新西兰毛海豹。
用我的眼睛分辨海狮和海豹还真有点困难,它们一样是庞大的充满脂肪的大批囊,只不过这种海豹的后脖子上长着长头发。几只可爱的小海豹吸引了我的注意,三个乌黑的小兄弟仰着头互相打闹,看见我们,就用两个前鳍撑着地面,扑踏扑踏走过来。
我们顺着栈道继续向下,光线被悬崖挡住渐渐变暗,我们离海豹越来越近。忽然眼前出现一片刺眼的白光。是一个巨大的山洞,洞顶挂着石钟乳,洞底是平坦的黑色岩石,海浪从洞的另一端扑过来,海豹栖息在岩石上,那景象不像是人间,倒像是仙境。
海豹爬在巨大的岩石上和石边的山洞里睡觉,一只小海豹从刚才玩耍的地方,爬过来,用两只前鳍撑着地,一跳一跳的。和人一样,小孩子不爱睡觉。它一边爬一边看我,可能是我站得太近了,让它害怕,每三步回一下头,看看我,没什么事情,又往前跑三步,直到爬到大岩石上,才放下心来。一口气朝前爬去。这是小海豹没有经验,很快接近了有危险的海浪可以卷倒的地方。周围半梦中的母海豹有了反应,几只母海豹陆续发出低声的警告。但小海豹不解其义还朝前爬,一只母海豹抬起头来,朝它大吼。它紧张地退了两步,却并没有退出危险区。这时,一个浪打上来,小海豹撒腿往岩石高出跑,这回不是一跳一跳地了,而是两个前鳍拼命倒。母海豹们,看它明白了也没什么危险了,又都到头睡去,瞧这个架势,周围几个管闲事的海豹都不是它妈妈,所以大家也就不深管,或着,海豹们都知道这是孩子必上的一课。
我顺着栈道往回走,远处的是悬崖海滩,几只海豹从那里下水了,在浪中嬉戏。在西澳我们见过很多海豚,海豚游泳的样子很优雅,踏浪起伏,韵律十足。海豹和海狮不一样,它们在海浪中很顽皮,像个淘气的孩子一样,打滚、撅屁股。
走回到栈道高出,眺望碧绿的大海,一对白海雕从悬崖边飞过,我低头看着它展开黑色的双翼,迎风翱翔。我曾经听过一首歌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歌,歌词描写那里的景色:雄鹰从脚下飞过,岩羊在头顶奔跑。伟大的自然景观有相似的地方,此刻金黄色嘴的海雕就在我脚下飞翔,再往下是碧绿的海,和雪白的几十米高的巨浪。
作者:故乡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新浪!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伊人风采 新浪男性
欢迎网友投稿
编辑:blu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