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上的心理测评(职业体检)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的弗兰西斯-高尔顿爵士时代。1884年,他借助字典来说明人的性格是由一些可以群分的特质组成的。比如,高兴、快乐、喜悦、欢愉等词语表达了一种乐于与人交往的情绪;而悲伤、沮丧、忧郁、哀愁等词语讲述的则是另一种不同的心情。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从此,心理测验成为一种测量个别差异的工具,在西方发展起来。
1916年,美国警方首次将心理测评用到警员招募中——因为一个脾气暴躁的警察可能伤害的是一条生命。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方需要迅速有效的方法来招募新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选拔官兵和分派任务必须考虑到他们的一般智力水平,因此,采取了团体检测的方法,共有200多万人参加了测验,效果显著。二战后,标准化的心理测评迅速转用到了职场,一些关键的敏感岗位的招聘中,比如警察、消防员、空中交通管理员以及核能发电厂的操作人员等,心理测评一直是重要内容。
如今在西方,以“心理测评”为标志的职场体检大行其道。从员工筛选到选拔管理层到领导方式培训,甚至在侨民安置领域,全球大大小小的组织都普遍采用职业心理测评。美国至少有1/3的主要大公司在依靠心理测评,在英国,有85%的公司在使用心理测试技术招募新人。
有趣的是,心理测评题设计得很复杂,但最有效的常常是最简单的问题。在冷战的高潮时期,为了挑选能在阿拉斯加长期从事导弹跟踪的雷达工作人员,美国空军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测试题,结果最具预测性的问题却是“你喜欢寒冷的天气吗?”
与西方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起步并不晚。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的北大心理学者就已经将其运用到社会职业辅导中。80年代中期,组织部门曾考虑并尝试研究和应用科学方法选拔人才, 9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被确定,当时的部委,包括国务院下属机构和大型企业,都开始采用由北大心理系推荐的人事测量软件来考察选拔干部,后来逐步推广到企业和个人的职业咨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