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
1927年,华纳电影公司拍出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两年以后,影片《纽约之声》问世,标志着电影完全进入有声时代。有声电影出现以后,米高梅公司担心美国观众可能不喜欢嘉宝的瑞典口音。他们考虑了三年,才决定让嘉宝在电影里开口。当她在1930年打破沉默在影片《安娜·克里斯蒂》中出现时,观众都惊为天人。她出场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给我来杯威士忌,外加一杯啤酒。别小气啊,宝贝。”她那慵懒、娇憨、带有磁性的声音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
20世纪30年代初期,米高梅在嘉宝衣着上的花费超过三万美元。在电影里只出现几秒钟的一套衣服,其制作费用就相当于三四十间房子的价值。电影公司之所以下如此血本,就是因为在有声电影出现以后,众多演员,包括大牌明星约翰·吉尔伯特,因在影片中发出声音而失去观众时,嘉宝却凭借自己驾御声音的能力而力挫群芳,成为米高梅最大的摇钱树。
在约翰·吉尔伯特与一位女演员结婚以后,嘉宝加入了一个新的社交圈。一群欧洲著名人物围绕着她,譬如剧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家托马斯 曼。这些上世纪最伟大的思索者把嘉宝当作他们的女神,在无形之中,也孕育了这位年轻女演员的儒雅气质。
在一个朋友的沙龙里,嘉宝认识了梅塞迪斯·德·阿科斯塔。阿科斯塔看上去像拿破仑:戴着三角帽子,身披外套,双手像拿破仑那样握着,这个非同寻常的女人曾宣称自己可以从男人手中抢走任何女人。嘉宝很快就和衣着华丽的阿科斯塔成为好朋友。她和嘉宝的个性截然不同,却和约翰·吉尔伯特的气质相似。报纸上的闲话专栏曾经大肆炒作嘉宝与她的“女朋友”阿科斯塔的故事。他们说:“那个好莱坞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女人,是不会抢走任何一家的男主人的。”阿科斯塔在1960年出版的一本回忆录里,声称自己和嘉宝曾经在内华达山共度激情六星期。不过根据嘉宝当时的工作日程,她不大可能有超过六天的假期。
1931年,嘉宝主演电影《玛丽·哈里》,这是她为米高梅公司拍摄的第15部电影。影片的最后,身着东方般服饰的瘦骨嶙峋的女主角扭动着腰肢围着一尊巨大的东方塑像舞蹈。最后一个镜头——嘉宝举着面具,背对着观众,小心翼翼地脱下衣服——令观众感到妙不可言。
1932年,嘉宝在喜剧片《大饭店》中饰演一位芭蕾皇后克鲁金斯卡。这是她最受观众欢迎的角色之一。她获得的片酬高达608万美元。
1933年,嘉宝接演电影《瑞典女王》的主人公——17世纪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一位宁可放弃王位也不愿意向男性屈服的传奇女性。此时的嘉宝其艺术和权势在好莱坞都达到了顶峰。在《瑞典女王》筹拍期间,主要演员都由嘉宝亲自挑选,连准备扮演俘虏了女王并加速其退位的西班牙大使的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都被她否定了。导演鲁本·马穆利按照嘉宝的意见换了八次人才定下演员阵容。
《瑞典女王》是嘉宝演艺生涯的一个高峰。有这样一场戏:在自己的卧室里,女主角克里斯蒂娜深情地抚摸所有的物品,似乎每一件物品都是伊甸园幽会之处的纪念物;然后她抚摸四壁,拥抱使人动情的锥形的纺锤,倒在床上——嘉宝把这一煽情场景表现得细致入微,层次分明,取得了令人如醉如痴的效果。拍最后一个镜头时,导演让她面对镜头,什么都不去想。银幕上的克里斯蒂娜,极目远眺,目光空幻、幽远——这是嘉宝从影以来的最出色的表演。
接着,嘉宝又演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和《茶花女》。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多次被搬上银幕。然而嘉宝所主演的《茶花女》却是复映率最高的一部。她把美丽、善良的玛格丽特的希望和绝望刻画得入木三分。她的茶花女至今无人逾越。
1937年,嘉宝拍摄的《征服欲海》票房失利。有人挖苦说,这部电影赔的钱够拍三四部劳莱与哈代的喜剧片。
为了扭转局面,米高梅试着淡化嘉宝20世纪30年代晚期的形象。他们巧妙地指导嘉宝滑稽地模仿她过去作品中那种不动声色的淫荡。1939年11月9日,这部名为《尼诺奇卡》的轻喜剧首映时用的巨型广告词是“嘉宝笑了”。观众不知道自己看电影时听到的嘉宝那种低沉的笑声是在剪辑中加工得到的效果。
嘉宝拍的最后一部影片是《双面女郎》。米高梅决定在这部影片里为她塑造一个新的形象:她扮演的那个女人为了赢回丈夫的心,不惜捏造出一个活泼外向的双胞胎妹妹。1941年,《双面女郎》在珍珠港事件之前两星期首映。与制片方的期待相反,指责铺天盖地而来:影片情节之荒诞令一直笼罩着嘉宝的神秘光环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嘉宝感到强烈的失望和痛苦:“在这个苛刻无情的新世界里,再也没有我的一席之地了。”36岁的嘉宝随即从影坛消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