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导读:她生于台湾,在美国接受教育,与德国人结婚生子,又到香港发展事业。在多数人眼中,她是一个毫不留情的言者、冷峻的批判家、咄咄逼人的“怒目金刚”……她就是龙应台,横眉冷对千夫指般的寒气逼人。但在她近几年的作品中,特别是与儿子对话的《亲爱的安德烈》与写家庭亲情的《目送》,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柔软的龙应台。有人称,“龙应台,越来越回归女人了。” >>我要说几句

硬朗龙应台:不羁不绊的大女人

硬朗龙应台:不羁不绊的大女人

    龙应台的丈夫是德国人,现育有两子。1986年龙应台举家旅居瑞士,1988年迁居德国。于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开设台湾文学课程。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为期3年。 <详细>
孤独龙应台:有些路只能一人走

孤独龙应台:有些路只能一人走

    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四顾苍茫的龙应台越来越孤独,但她却走得越发笃定。这个台湾女子,既彪悍,又温柔,有大抱负,重重沧桑在脸上,遮不住。<详细>
龙应台

谈文化:代表一股清流去影响浊流
    “我最坚持的文化理念是以人为本。我反对任何一个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政治组织跟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违背。”
    龙应台在20世纪80年代曾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野火,此番从官僚制度里磨炼脱胎,以宏观文化的视角、自剖自省的勇气与理性为台湾文化现状把脉,更触动了华文世界许多文化现象的神经末梢。
    “海洋文化习惯面对大海,面对挑战,面对不安。中国文化是一条不断变化的大河,它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充满创造力和爆发力的一个民族。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不同在于,内陆文化比较有农业传统,不太流动,不往外看。海洋文化习惯面对大海,面对挑战,面对不安。我们在自我批判的时候,台湾为一个海岛,国际观不够。” [详细] [我也说几句]

谈家庭:做妻子失败 做女儿晚熟
    幸运的人有非常美好的家庭关系,你这一辈子都有一个永远可以托着你的看不见的网,你会觉得你不会掉下去,有这样网的人是非常幸运的,但是有的人并不是这样的幸运。
    孩子小的时候我做母亲这个角色是做得最好的,我烤蛋糕烤得很好吃,但是孩子长大了之后,你怎么去面对?写安德烈是一个受伤笔记。作为妻子更失败,作为女儿我很晚熟,父亲老的时候,我正在做公务员,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巨大的压力,可我还是每一个月一定把父母亲接到台北来,带他们看戏,带他们散步。可是那个时候父亲老了,我不懂得什么是老,更不知道什么叫死,等到从父亲那儿学到什么叫老,什么叫死之后,再回头来照顾老了的母亲,我发现我比以前会了一点,但是我是一个学习得非常非常慢的女儿,我最出色的是不是作家?这个不是由我来回答,是由你们回答。 [详细] [我也说几句]

谈亲子:我被儿子修理得好惨
    曾几何时,小男孩长大了,呼风唤雨如龙应台,极度无法适应,她一走近孩子就退后,她要跟孩子聊天,竟被反问:“要谈什么?”巨大的失落感让她颓然不知所措,直到两人受杂志之邀,开始以电子邮件、在线实时通信,共写专栏,沟通终于有了沟通的起点。
    安德烈甚至说,在他心里,龙应台其实是个非常不幽默的人,太认真、太严肃,假使是同侪,他不太可能选择跟龙应台做朋友,更遑论是女朋友了。听着儿子说自己,龙应台有时还尴尬的自言自语:“好丢脸喔!”这种真情流露与尴尬,有别于她针砭大事时的气势。龙应台说,在儿子面前,她是一个无助且无能的母亲,有时她很气恼自己竟然如此,愿意低声下气。但事后自己又想通:“你是因为爱才显得这么无能,因为爱,才低声下气。”她体验到:“做父母,得从头学起,得放空自己。” [详细] [我也说几句]

谈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次目送
    随着儿子的羽翼丰满,随着父母的年迈老去,目送,是无法回避的主题。龙应台描述16岁的华安去美国作交换生时,自己去机场送他。“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目送着儿子的背影离开,而他却连回头一瞥都没有。两个人同坐在车里,华安却戴上耳机不交谈 ——他有独自波涛汹涌的世界。
    而二儿子华飞呢?龙应台也不得不承认,她也要目送着那个《孩子你慢慢来》中“让人亲也亲不够”的白胖小卷毛从自己生命中渐行渐远了。17岁的华飞从德国飞去剑桥和母亲相见时,看着母亲一路兴奋地对着路旁的花草动物指指点点时,常一个箭步冲出五步之外,“拜托!妈,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像个没见过世面的5岁小孩!”而目送离开的,不仅是日益长大的儿子,也还有自己病逝的父亲,以及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 [详细] [我也说几句]

谈未来:年纪越大 梦想越小
    我发现,其实年纪越大,梦想越小。如果我今年是22岁,刚刚大学毕业,你问我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大概会说,我有个非常大的、如何让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梦。但是,这么多年走下来,其实梦越来越小。这并不是因为对人生越来越悲观,而是,我所亲历的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初这一段人类的大历史,有一些比较大的梦,你看着它一个一个被实现。
    二十多岁的我,生活在一个非常闭塞、非常贫困,思想上非常苍白,个人的思想自由非常被压抑的台湾社会中,那时最大的梦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跟西方的自由国家一样,有自己的巨大的思想自由的空间。过去这五十年,可以看到,那些大的梦,有些是局部的实现了。当然,实现的同时,另外一套难题又衍生出来,那是另话。[详细] [我也说几句]

人物调查

龙应台
  • 南方日报:“极度残酷”的龙应台
  • 《目送1949:龙应台的探索》,是追随龙先生新书《大江大海1949》的采访而拍摄的纪录片。它以直观的视觉,触动着我们已经不堪一击的神经。故乡是什么?片中一位老人家,讲到当年自己年方十七八岁离开故乡,头也没回时,突然爆发出放纵的大哭,哭得那么动情、那么伤心。看到这个镜头时,我落泪了。转过头去抹泪时,我看到龙先生也在抹泪。这部片子,我相信龙先生看过N遍。但能面对这样的镜头而不垂泪者,除非铁石心肠。
        “极度残酷!”我将四个字的评价送给龙先生。龙先生点头称是。在书中及这部纪录片中,龙先生没有对历史作任何评判。但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也不能忘记。
    >>详细
     >>我要说几句
  • 南国都市报:龙应台“为钱斗争不如给大象洗澡”
  • 龙应台后来写信告诉儿子:“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详细 >>我要说几句
  • 羊城晚报:龙应台“社会应有各式韩寒”
  • 龙应台说,我不去谈韩寒这个人物和特色,太多人说过了。我想说,一个健康、开放、有创意的社会,里面应该产生不同年龄、不同形式的韩寒。“80年代我写《野火集》的时候,因为写几篇文章一夜暴红,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很多禁忌,就好像一个人的皮肤脆弱,一拍就马上红肿、出血。我觉得韩寒的出现是好事,带来了新的气息、新的思维和新的表达方式。如果我们真正想要这个社会变得开阔、健康、多元化的话,每个人都需要有发声的空间。但是实际上,大家都能表达自我、难得有英雄的年代,反而才是比较健康的时代。”接下来不少人想问龙应台对于一些时事的看法,她则一把截住:“今天我们就不在这里铺排了,你如果真想知道我的想法,在我的文章中都有很清楚的反映。”>>详细 >>我要说几句
  • 济南时报:龙应台“我一直向往种丝瓜”
  • 记者:书里周梦蝶的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他小的时候被人问对未来的志向,周梦蝶说:“我只要这样小小一块地(举手在空中画了个小圈圈);里头栽七棵蒜苗,就这样过一辈子。”这也是你对生活的期许吗?
        龙应台:我要种丝瓜。丝瓜对我而言是个象征,因为丝瓜是最土的最容易种的,可是你需要不离开,你得留在那儿,这是你不再走了、不再漂荡才会种的东西。我现在还不行,种在台北阳台上的花儿,波斯菊一定会死,因为种下了之后我到香港去了。在香港阳台上种下的东西一定会死,因为我到台北去了。但我一直在向往种丝瓜的生活,包括现在,因为安定跟自由两个一定是彼此矛盾的。>>详细 >>我要说几句
龙应台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详细 >>我要说几句

    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详细 >>我要说几句

    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详细 >>我要说几句

邓亚萍
第12期 杨澜:我总是越采访越精神

第12期 杨澜:我总是越采访越精神

    杨澜,资深传媒人士,阳光媒体投资集团创始人,现任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节目主持人,她的节目在世界华语观众中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9期 千面邓亚萍:转身华丽 从不闪腰

第9期 千面邓亚萍:转身华丽 从不闪腰

    国庆节前夕,37岁的邓亚萍正式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从运动员到博士,再到官员,邓亚萍的传奇还在继续,不知道何时她又会给我们一个华丽的转身。传奇的背后我们看到一路汗水耕耘,邓亚萍真正参透了成功秘笈。>>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6期 申雪:从女王到小女人

第6期 申雪:从女王到小女人

    申雪、赵宏博在中国冰雪体坛的地位是无以伦比的。他们的爱情也是一段广为人知的长跑。9月4日,冰上伉俪申雪、赵宏博终于修成正果,他们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冰上婚礼。申雪,这个冰场上打拼多年的貌似柔弱的女子终于当上幸福新娘。>>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3期 就是爱王菲 管她是天后还是谁

第3期 就是爱王菲 管她是天后还是谁

    在华语歌坛,王菲不可复制,她的经历加上她的直觉,就注定无法再出现第二个王菲。她的成功不仅仅归因于她天籁般的歌声,还因为她具备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大气、率真、宽容……正如她自己所说:“心存感恩,宽容一些就会快乐一点”。>>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11期 名模刘雯成长记:从腼腆女孩到“疯癫阿Q”

第11期 名模刘雯成长记:从腼腆女孩到“疯癫阿Q”

    最近,新浪女性独家对话了名模刘雯,了解她近几年的成长心路。眼前这个女孩除了T台上的大气和从容,仍不失年轻女孩特有的俏皮开朗:“我喜欢工作中发挥阿Q 精神,娱乐大家也被大家娱乐,轻松氛围中,干活才有效率。”>>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8期 万宝宝:别叫我成功女性 我只是普通80后

第8期 万宝宝:别叫我成功女性 我只是普通80后

    最近,万宝宝的珠宝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她本人也因个性超脱而被广泛关注。近日,新浪女性独家采访了这位传说中的万宝宝,然而被采访的万宝宝和想象中那个 “名媛”真的很难联系起来,她俏皮、可爱、风趣,想到什么说什么。>>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5期 李少红:不怕拍砖的“女魔头”

第5期 李少红:不怕拍砖的“女魔头”

    随着《红楼梦》播出时间临近,李少红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人物……在媒体的放大镜下,我们慢慢读懂了李少红,看到了这位中国优秀的硬朗女导演身上,除了坚强、叛逆, 也很爱“臭美”,原来,她也有小女人性情,也执著于爱情……>>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2期 犀利女陈文茜:任何人都统治不了我

第2期 犀利女陈文茜:任何人都统治不了我

    陈文茜,台湾地区知名人士。与赵少康,李敖并称台湾三大名嘴。横跨台湾政治、商业与媒体界,是颇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
    最近,她对韩寒的辛辣评论又让她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10期 洪晃:作杂志不拍外国人马屁

第10期 洪晃:作杂志不拍外国人马屁

    近日新浪女性对话了洪晃,眼前的她精神头十足,语速很快而且逻辑清楚,时不时冒出几句地道英语,表达中不失犀利本色。谈到她所经营事业的转型,洪晃依旧语出惊人:“我有必要牺牲陪家人的时间去再做一本拍外国品牌马屁的杂志吗?”>>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7期 “铁榔头”回归:我仍然是一个女人

第7期 “铁榔头”回归:我仍然是一个女人

    最近,女排陷入困境,希望郎平执教国家队的呼声高涨。郎平,是个特殊人物。她以外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从始至终,被无数的拥趸者崇拜。不过,被很多人忽略的是,除了优秀运动员、世界名帅,她还是个普通女人。>>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4期 伊丽莎白-泰勒:好莱坞最美女人的传奇人生

第4期 伊丽莎白-泰勒:好莱坞最美女人的传奇人生

    她是世界影坛上不可多得的瑰宝。一直被看做是美国电影史上最具有好莱坞色彩的人物,惯有“好莱坞常青树”和“世界头号美人”之称。近日有媒体报道,78岁泰勒与49岁男友贾森-温特斯的婚礼即将举行,如果成真,这将会是她的第九次婚姻。>>详细 >>我要说几句
第1期 周采芹:从邦女郎到最反骨的贾母

第1期 周采芹:从邦女郎到最反骨的贾母

    周采芹,这个76岁的名门傲女,拥有太多第一: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第一个中国学生;第一个登上英国话剧舞台的中国演员;第一个中国“007女郎”;第一个美国艾美奖终身成就奖的中国演员……如今她最时髦的身份,是新版《红楼梦》的贾母。>>详细 >>我要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