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澳大利亚时尚行专题]
悉尼的标志性建筑:歌剧院
澳大利亚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如果我说悉尼是一座古城,你们肯定觉得可笑,但是它真的很古老。
我们到悉尼头两天去了伯宁顿区和岩石区的周末市场,发现这两个市场所在的城区虽然地处市中心周围却都是一百年上下的古典建筑。
作为英联邦成员国,澳大利亚人同样为“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时代骄傲。他们很喜欢说:“什么什么建筑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在悉尼,所有那个时代的建筑虽然受保护,并没有画地为牢,大部分也没有改建为展览馆和旅游设施,而是依然保持着日常功能,被居民们使用着。所有一百年以上的老房子都受到法律保护,不能私自拆除或改建外观。从新粉刷要从政府规定的色表上选取颜色,这样整个建筑,整个街区都保持着古老的风貌。
今天下午,我们去一个卖时尚用品的商店参观。到了门口抬头一看,竟然像一座老火车站。里面就更像,两边是三层楼的店面,一圈金属编花的栏杆,中间是长长的天井。一个木制酱红色油漆大门后面座着一个头发雪白的老爷爷,满边上的黄铜的面板上有楼层的按钮。抬起头可以看到铁网一直通向楼上,这是一部老电梯。我们走进去老爷爷缠颤巍巍站起来把门关上,扳动扳手电梯就顺着铁网像上。老爷爷电梯有一个老爷爷开,真有意思。
这个大商店里面是各种品牌租的店面,都是最新款的高档时装、首饰还有化妆品,在北京这些东西肯定都是在装修得闪闪发亮的百货公司里卖的。
中国是个有很长历史的国家,我们的思想里真的不屑于保护只有一百年的东西,甚至连明清时代的古城也很舍得同推土机推平,偶尔留一两个院子算是文物保护。也许对于5000年的中国来说,明清太近了,但是中国又哪里去找明清以前的建筑呢?我们还有任何秦、汉、唐、宋的宫殿和民居留存吗?
不用说得还远,我从小长大的城市北京,现在一点都不像我的家乡,没有我以前走过的街道,没有我曾经迷路的小胡同,没有我们跳房子的大方砖地,没有童年的儿童游戏场,没有奶奶家的红漆大门,没有姥姥家种满鲜花的小院——该拆的、不该拆的都拆过一遍了。
和悉尼相比北京简直太年轻了。一切都是新的,新鲜的建筑材料中反着明艳的光芒,而悉尼,30年的歌剧院已经有岁月的牙黄,朴素的白色屋顶上考究的对缝依稀可见。
悉尼也有一座漂亮的哥特式大教堂,外观和陈设都遵循着古老的传统,教堂的石头表面有淡淡的风化的斑驳,而这种斑驳有一种美感,非人力所能及,这正是时间的魅力。教堂的内部,一如哥特式的高耸入云,令人景仰。身着白色长袍的牧师在小祈祷室领着大家坐祈祷。宽阔的大厅里,整齐的摆放着成排的椅子,每个走过中心通道的人都单膝跪一下像圣坛行个礼。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有一个青年在忏悔室旁边坐下,等待进去忏悔。一个年轻的似乎还是神学院学生的人穿着黑色的长袍从教堂里穿过,在侧面的座位上坐下祈祷。
教堂门口的广场上,许多年轻人在玩滑板。滑板少年和在教堂里祈祷的青年之间并无任何对立,传统对悉尼人来说并不是负担,不仅不会连累现代生活,而且让都市生活更加舒适。
作者:故乡
摄影:袁新海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新浪!
编辑:blu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