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周六)《当情窦初开的时候》
嘉宾:温方-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心理教研室主任;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区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长;青春健康中心主任。
主持人:朋友们,晚上好。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当情窦出开的时候,嘉宾是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温方。
主持人:GuestTKmVMc : 我小孩十五岁了 我不知道怎么办
温方:在家长看来,孩子永远是小孩,如果用小孩称呼您的孩子,他可能不爱听,他认为我现在基本上算是成人了,不管是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关键就在于他的第二性征已经开始变化了,至少说他周围的同学在进行这些变化,而这些变化互相感知是很敏感的,因此他觉得,我已经长得像男人、女人了,你还管我叫小孩,所以就不愿意了。所以作为家长跟15岁的孩子交往的时候,第一要把他当成一个半大人,甚至当成一个大人来交往。我们经常跟家长这样说,你把孩子当成你的同事,你怎么对同事交往,你就怎么跟孩子交往。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来说,他经受的磨难要少得多,也就是说,在磨难中接受的训练少,遇到挫折的时候,他耐受力比较差,因此当他到社会上的时候,往往容易受害,我们家长如果能够屈尊一下,把孩子当成大人,我们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孩子得到的尊重,得到的认可之后,他会悄悄的把这颗心还放回到家里来的,因为毕竟是家里更温馨。
所以我觉得,对15岁的孩子,首先一个,我们要把他当成大人,平等的观念接纳过来。再有一个,就是对15岁的孩子,我们要关心他的第二性征的变化,生理上的变化对孩子来讲是很在意的,因为这就长在他的身上,变化在他的身体上,他的感知是最敏锐的,而且这种变化,会时常的跟周围的小伙伴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想法,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自我接纳的问题,孩子有一个自我接纳的问题,我们大人呢,就要解决他的自我接纳的不良问题。有的孩子对自己的发展很欣赏,很高兴,我是男人了,我是女人了,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了,这是大部分的青少年都会这样,能够很自然的接纳自己的变化。但是在我们的咨询的时候,有不少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变化不太接纳,甚至很不接纳。
像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情窦初开的时候,那么在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个男人,是个女人,觉得自己有了性别的表象的时候,有的人发愁,有的人高兴,有的朋友因为在小的时候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独一个,说不好听话,这个孩子很难的,家长对男孩子的希望和对女孩子的希望全都搁在他一个人身上了,弄得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到了第二性征变化的时候,就开始疑惑了,我到底是当男孩好,还是女孩好,爸爸喜欢男孩,妈妈喜欢女孩,我该怎么办,对这样的性别取向出现犹豫的现象,家长应该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塑造自己的形象,怎么样发展自己,才能够人社会更接纳你,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把这个工作做好的话,我相信这个孩子的成长是很幸福的,但是如果说在这方面忽略了,孩子对爸爸妈妈有什么意见,斗什么气,这可能不会,但是会把答案放在社会上寻找,他让他的小伙伴来回答这个问题,甚至让陌生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这样的话就不太好。现在很多的家长担心孩子的早恋问题,原因就是在于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如果给以指导的话,我们的孩子应该很好的渡过这一关的。
主持人:GuestrvZ0Q1 : 我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可是现在她有意夺开我.以前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温方:其实这个事在
青春期这些青少年朋友中是经常会出现的,就是情感认知的错位,因为大家从小一起长大,大家都是同学,共同生活、学习,可以用我们过去的话讲是两小无猜。但是等到大家意识到自己性别特征的时候,他对异性同学的眼光上就不一样了,想法就多了,因此他选择行为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选择,那我们这类朋友,看起来可能在两个人之间,以前是两小无猜的水平,现在突然间有一个人已经意识到了性的区别了,因此要在距离上进行一下调整,他说有意躲开我,实际这是距离的调整,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距离产生美,距离调整了,感情也要随之变化了,究竟如何变化,那就要看双方的发展,那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年轻的朋友千万要注意,第一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拿自己的想法去猜别人的想法,这是不对的。
只有在尊重的情况下,对方才敢跟你保持联系,如果对方感觉你不尊重她,或者是不适合她当前的需要,那么就会远离你,那就是要彻底的躲开你了,以前是好朋友,那是没有性意识的情况下,童贞的感觉,现在已经有了情感的另一层需求了,在这个时候,要再交好朋友,确实需要重新找位置,重新定一定距离,其实距离未必很远,只是自己的感觉罢了。
温方:有的家长说,我看了我孩子的手机,经常有某一个固定电话发短信,我们说短信是可以转移的,他给你孩子打的短信,你可以叫他把这个短信再传给别的同学,多传几个同学,你在给别的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收到你的短信,他能够漠然的去不回应吗?他也会回应,他也给你发短信,这时候还把眼光只盯在一个人身上吗?但是这种群发的短信,在发短信的过程中,他上了一门课,学会了甄别,在传短信的过程中就会有筛选,这个甄别的过程,第一选择的能力有了,第二危险的年龄段过去了。家长就会很放心和释然了。我们做的时候,有的家长就替孩子转发,就变成了一个游戏了。甚至有的孩子不知道这个短信是谁发的。把对人的那种执着的情感,变成了对事情,对信息,我琢磨我怎么把这个信息发得更美妙一些,我发的人更多一些,人缘更好一些。眼睛同人转到了物、事上。
主持人:有几个家长让我向您请教几个问题,跟今天的话题无关,孩子现在才2岁,您估计重点小学,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小学这块还能有多少年的过渡,能不能将来没有这种区别,因为他们家要搬到回龙观了,户口要留在原地,还是要迁移。
温方:第一,现在我们逐渐的取消重点校的称呼,实际上是要达到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力量要均衡,当然要达到这种均衡是很不容易的。一个是物质上的均衡,一个是人们头脑的,也就是学校的口碑。有一些老校,早就在人们的脑子里打了这个戳号,再说不是重点校,人家就认为是重点校。有了这种印象,人们是很不容易离开它的,所以很多的家长花多少钱也要上重点校,其实我们有一个说法,名校不如名师,其实现在的重点校,你走进他的课堂看,他有很多的年轻老师,这些老师有名师在带着他们,但是毕竟他也是在学,不是一个大学生,我当成老师了,我进到名校了,我马上就是名师了,这种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所以,你上了名校,未必能成才,当然现在客观上,比较能成才的原因是氛围比较好,大家都是爱学的,但是还可能有别的问题。但是如果说赶上一个名师,哪怕是非常普通的土豆学校,小学很小,就几个班,如果老师赶得好,照样也能成好学生。
老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老师的作用不是100%。这里还有家庭的关系,还有本人的关系。家庭的关系就是家里头有没有学习氛围,有的从农村闯到北京来打工,到北京打工以后觉得北京的教育资源太优势了,太好了,就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而且是花了大钱送到重点学校,到我这来有一个咨询的,花8万进了一个学校,他的孩子在当地也是比较拔尖的,结果到了学校以后,现在是一塌糊涂,跟不上,不适应。家长说怎么回事,北京人欺生,其实不是。他在那学习适应,不见得在北京就能适应。树挪来挪去的话,死的机会就多。人在小的时候,你老给他换环境的话,在他刚刚养成一个学习习惯,到别的地方就变了。
所以说,找到一个好老师,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很重要的。找到了老师,这老师养成了他的学习习惯,在养成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和本人的接纳,这两个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这个孩子为什么在重点学校没有学好呢,就是同学瞧不起他,你爸爸妈妈不就是练摊的吗!前面就是店,后面就是他的住处,你说这个学生怎么能学好呢!你家里得有一个学习氛围。再有一个是学生爱学,喜欢上学,他在原来的地方,我爸爸妈妈在外面挣钱呢,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怎么样,爱学,有一个学习的动力,到了北京,这个动力找不着了。左比右比自己怎么都不行,没动力了,进了好的名校,是重点校,窗口校,解决什么问题呀!
主持人:谢谢温老师,今天非常的有收获,我们谈了青春期的问题,谈到了发展发育,自我的认识,孩子的心态,家长的认识等等,我代表网民朋友谢谢温老师,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