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15年时尚生活珍贵记录 1995娱乐至上(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14:05 精品购物指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95 双休日工时制正式启动

  1995 难忘那些人与事

  双休日

  1995年5月1日,《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施行,双休日工时制正式启动。

  那天早晨,老程起得有点晚了,抹了一把脸就急匆匆地出了家门,下了楼,但他感觉有点不对劲,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平日里的匆忙。还没回过神来的他,一抬头看见住在隔壁单元的小王站在楼门口正诡秘地对他笑:“上班去?”“那会儿,我才想起,今天是周六,也休息!其实,小王和我一样,也是忘记了双休日这茬事,我们俩相视大笑,笑过后才转身各自回了家。”老程回到家却有点无所适从,“那是第一个双休日吧,没有觉得特别轻松,倒是觉得特别没意思,呆在家里还真不知道该做什么。”

  但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老程最初的不习惯很快就被双休日带来的充分休息和丰富娱乐所代替:“短途旅行也好,逛街消费也好,充分休息也好,比起以前一到周末在家里洗一整天全家人的衣服,双休日都要好太多。”一个看似简单的政策,却实实在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很多中国人学会了享受,学会了享受后的再创造。对于一个过去并不提倡享受生活的国家来说,双休日的日益精彩所折射出的,其实是一种生活和生产观念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无疑是历史性的、直达内心的。改变让人们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更加适应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进口大片

  1995年,中国人终于和国外同步看上了最新电影,《真实的谎言》和《红蕃区》,这就是激活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进口大片。

  进入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跌入谷底,许多电影院已经陆续改成台球厅、家具城。1994年,为了改变电影市场的萧条局面,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向电影局打报告,提出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以发行的收入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电影事业。此前,中国一直实行的是以买断方式进口过时的外国影片。

  1994年底,当时的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这个建议,提出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社会上有人将这10部影片称之为“10部大片”,于是大片的名称很快流传开来。 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尽管这样的分账比例据认为对制片方较不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国外主要是美国制片方还是从中国市场套走了大把的钞票。

  1993年,北京全年电影总票房为3000万元,1995年开始进口大片后,当年北京总票房就达到9000万。从1995年~1998年引进大片的四年中,北京市票房以每年至少增长1000万的速度年年递增。 尽管数量不足,每年投入放映影片总数的10%,但进口大片的市场份额自始至终占据着票房年总收入的50%~60%。1998年,《泰坦尼克号》登陆中国内地,观众达到创纪录的1728万(一说2000万以上),一下子拿走了3.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占该年度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14.4亿的五分之一还强。

  但在1999年之后,随着中国大片的崛起,进口大片的绝对优势地位逐渐下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